第一卷 第171章 废除举荐制,推行科举制 (2/3)
/>
不过投降不代表归顺,后面还要施恩。”
“行吧,你是男人,你是当家的,都听你的就行了。”
燕扶摇有些阴阳的说道。
“唉,什么话,臣都听陛下的,陛下英明神武,乃千古明君也。”
丈夫的小小吹捧和夸赞,满足了一下妻子的虚荣心,燕扶摇嘴角含笑,转而对南王说道,
“王叔,我们计划的四步大棋,眼看着就快要走完了,您打下肴关后,也可以就地在我国南部征兵,厉兵秣马,我们计划两个月后,等秋收了就举兵南下,一来我们的粮草也有了,二来坤国富饶,产粮很多,我们可以抢他们的粮食。”
“好,臣明白了。”
南王点头说道,
“臣明日会带两万镇南军走,协助攻城,一日之内必拿下肴关,剩下三万人留在这里,等到拿下敌军之后,再让他们南下去肴关找臣。”
“好,打仗的事情,你和长恭商量着来就行,朕负责管理好内政,选拔官员,管理国家财政、税收粮草、生产等事物。
朕会做你们最坚强的后盾,为你们提供一切军备所需。”
说到这里,沈长恭正色说道,
“选拔官员的制度要改。”
“嗯?何出此言啊?”
燕扶摇问道。
“我们大燕,连同其他各国,施行的选拔制度都是举荐制,这个制度有着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各部各级官员很容易掌控在门阀士族的手中。
本来官位都是那些士族掌控的,他们老了,致仕了,为了保证家族的权益,肯定会和其他士族互相举荐对方家里的人,最后士族形成世家。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推恩令对世家的作用不大,因为他们的官职不是可以继承的,都是靠着互相举荐。
士族门阀垄断官位,以家族利益为主,将国家和百姓抛到脑后。
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国家吗?
想要让真正有才学的人出头,就得使用公平公正保密的选拔制度,那就是考试。
我把这个制度称之为科举。
从各郡县的开始选拔士子,不管平民还是士族,考试一律公平对待,考官由朝廷御史担任,互相监督,所有考卷名字封存,批改后,到了发榜的日子,才能打开。
然后选拔出来的士子,再进京赶考,统一考试,最后再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拔考试。
每一个考生,都是天子门生,都是皇帝直接给他们任命的官位,他们要感激,那也是感激皇帝,对皇帝忠心耿耿,而不是感激那些举荐他们的门阀。
什么狗屁举孝廉,那不就是拿钱就能买的东西吗?”
沈长恭的一番话说下来,让燕扶摇和南王马凌、公孙婉儿心头大震,众人眼睛大亮,脑海中不断的复盘着沈长恭说的新政制度。
燕扶摇缓缓点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