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明正典刑,死刑起跳 (3/5)
声的,都被一群突如其来的高手杀得杀擒得擒,名声越大的,死得越快,绵州七盗,巴蜀五虎,只要是在江湖上排得上号的黑道人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部都死得七七八八了。
人头还在砍。
前面的中年男子念完罪状,后面的刽子手便手起刀落,干脆利索,一旁有人收拾尸首,尸体拖走,人头整整齐齐地码在一旁。
乱世当用重典!
邓肯划下了一道红线,只要是犯下的罪越过了这条红线,那便是死刑起跳。
万王之王的屠刀下,众生平等,不管是市井无赖,还是绿林大盗,又或者是地方豪强,脑袋都一样砍,甚至砍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有成都颇有名声的无赖对着一旁跪着的绿林大盗称久仰大名,今日跟你一同死在刀下,他大感与有荣焉。
刽子手可不会理会这些人,一刀砍下,两颗人头当即滚落。
“这怕是已经杀头了一百多人了吧?”
“那边还在砍!”
川民大多有爱看热闹的习惯,有不怕死的人站在一旁数人头,数完了就朝着后面报数,很快人头数便传到了外面。
邓肯给了一个小小的指标,三千颗人头,整个后蜀的地界,先砍三千颗人头,砍完了第一阶段的治安整顿就算达标了。为了整顿军纪,南汉的军队都砍了那么多,要一视同仁,这巴蜀地界有名有号的绿林人物,统统宁可错杀也不放过,还有那些在战争爆发时趁火打劫的匪类,既然脑袋不想要了,那么邓肯就顺手砍下来一些。
“两百颗人头了。”一男子哆哆嗦嗦的报数。
这还得杀多少啊?
有些人都已经吓得不敢看了,在刑场的一边,两百颗人头整整齐齐摆放成一堆,听说不止是成都一地,在巴蜀的其他地方,那些较大的州城内,这几天也砍了不少的人头,少则数十颗,多则上百颗,但是肯定没有成都这么壮观。
“虽说乱世当用重典,但这也杀得太重了。”一书生打扮的人声音发颤。
这时,旁边另一人道:“李兄,慎言,慎言。”
原来告示中的严打是这个意思啊。
那确实是严苛。
不少人暗中庆幸,幸好他们没有在战争爆发时纵火洗劫,要不然这会儿他们的脑袋也得搬家。
“三百颗人头了!”
“那边好像快停下了。”有人浑身颤抖低声道。
既然陛下划下了一个指标,那么下面的人就得严格执行,剩下来的那些人,只能说他们运气好,能够以苦役来代替死刑,若真是严格按照唐代的律法来执行,巴蜀地界怕是砍下一万颗人头都不止。
世道确实是坏了。
锦衣卫只是稍微查一查,配合百晓生的江湖传闻,光是江湖上杀人越货的土匪,怕是都得砍下上千颗脑袋。
这一番杀戮,别说是寻常百姓,就连五仙教都吓住了,圣姑当即下令约束门人。
至于那些后蜀的降兵降将,鱼肉地方、巧取豪夺、谋财害命等等行径,简直是数不胜数。
邓肯杀了一部分,其他的全部打乱重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