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捡个大夫 (2/3)
车上是坐不下那么多人的,只有张仲远祖孙和柳月娘在车上。其他人尾随其后。
到了镇上的医馆,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大夫正坐在柜台后翻医书。见他们抬着人进来,赶紧放下书迎上来:“这是咋了?”
“被人打了,快给看看!” 石生急声道。
大夫把张仲远扶到里间的诊床上,先解开他的衣襟,只见胸口、背上满是青紫的瘀伤,嘴角的血渍已经凝固。他伸出手指搭在张仲远腕上,闭着眼诊了半晌,又翻了翻他的眼皮,四处摸了摸,才松了口气:“还好,骨头没断,就是外伤重了点,气血瘀滞得厉害。”
他转身从药柜里抓了些当归、红花、三七,用秤称好,又取了些捣碎的桃仁,一起包进纸包:“这药回去用黄酒煎了,一天喝两次,能活血化瘀。再拿这瓶药膏,每天抹在瘀伤处,消肿快。”
接着他走到小子身边,见孩子胸口有块明显的青印,伸手轻轻按了按:“这儿疼不疼?”
小子咬着唇摇了摇头,眼睛却一直盯着床上的爷爷。
大夫笑了笑,又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就好。惊吓着了,我给你开点安神的药,泡水喝两天就没事了。” 说着抓了些合欢皮、远志,单独包了个小包。
“总共多少钱?” 石生掏出银子。
“药钱加诊金,一共四百文。” 大夫把药包递过来,“老的得好好歇着,别沾凉水,小的别再受惊吓,问题都不大。”
石生付了药钱,鹿鸣把张仲远扶到医馆的偏房躺下。张仲远的小孙子守在床边,用袖子蘸着水给爷爷擦脸,动作笨笨的,却格外认真。他叫张愈之,名字是张仲远取的,希望孙子也能从医救人。这孩子性子倔,平时不爱说话,可心里透亮,谁对他好,谁对他坏,分得清清楚楚。刚才被家丁踹倒时,他咬着牙没哭,可看见爷爷不动弹,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
张仲远醒来时,看见白未晞他们,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他挣扎着想坐起来,被柳月娘按住了。
“别乱动,好好歇着。”
“是你们?!谢谢…… 谢谢。” 张仲远喘着气,目光落在床边的孙子身上,摸了摸他的头,声音软了些,“这孩子叫愈之,他娘走得早,在孩子三岁那年得了急症,没扛过去。”
张愈之听到爷爷提起亲娘,眼圈红了,往爷爷怀里缩了缩。
张仲远叹了口气,继续说:“他娘是个好姑娘,手巧心细,可惜命薄。之后我跟儿子忙着太医院的事,家里没个女主人照看,愈之就跟着我们爷孙俩熬日子,小小年纪就懂事得让人心疼,从不跟人哭闹,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些苦涩:“直到孩子六岁,家里实在不像个家,我才催着儿子续弦。柳家是做绸缎生意的,当时媒人把柳玉茹夸得天花乱坠,说她贤良淑德,会持家,谁知……”
他抓起那包被踩扁的小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包被揉碎的药材,“我…… 我确实下了药……”
这话一出,屋里的人都愣住了。
张仲远闭上眼睛,两行老泪滚了下来:“今儿个午时在酒楼用过餐后,柳玉茹说要午休一个时辰便和婆子进了客房,我瞧着她今日面色不好,便想着上去给她号个脉,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见王婆子跟她说话…… 说什么她表哥托人带了信,催促她赶紧回去。王婆子还提议说让她赶紧把我和愈之打发走,说现在已经六个多月,到了生产日子月份上就瞒不住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