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物非人非 (2/3)
sp;白未晞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目光再次穿过窗外那片璀璨的灯火,落在了很久很久以前。
次日,正月十四。
用过早食,柳月娘同白未晞道别后,便带着梳洗一新、既紧张又期待的安盈,提着备好的几样青溪村带来的山货土仪,雇了辆街车,往陆栖鸾的府邸而去。
白未晞并未在客栈多做停留。她背着她的竹筐,融入了东京清晨的街巷。
她没有走向那些正在张灯结彩、日渐喧闹的主要街道,而是拐进了一些相对僻静的里坊小巷。
脚下的青石板路平整坚实,与记忆中被雨水和血污浸泡得泥泞不堪的道路截然不同。巷子两旁是整齐的民居或店铺,虽不华丽,却也窗明几净,偶有炊烟升起,带着安稳的生活气息。
她记得,这里……曾经是一片胡乱搭建的窝棚,挤满了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空气里弥漫着绝望和腐臭的气味。
她曾在这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看着为了半块麸饼就能厮打起来的人们,看着无声无息倒在路边、很快被拖走的躯体。那时,饥饿和死亡是常态。
现在,什么都没了。
她继续往前走,穿过一条如今店铺林立的街市。那座香火早已断绝、残破不堪的小庙,也早已不见踪影。
她曾在那个佛像后边,一动不动地呆坐过很多个日夜,看着外面同样灰暗的天空。
如今,小庙的位置矗立着一家生意兴隆的酒楼,伙计正在热情地招揽顾客,食物的香气飘散出来。
她走到汴河畔,漕船安静地停泊着。她记得,那时的汴河,水位时高时低,河水浑浊不堪,时常漂浮着不祥的杂物。两岸是倾倒垃圾和污物的地方,也是抛尸的场所。
一切都变了。
街道、房屋、人群、气味……甚至连天空的颜色,仿佛都与记忆中那个混乱、血腥、朝不保夕的时候截然不同。这就是颜先生说的“承平年代”吗?
她站在一座新修的石桥上,远远看着。她的记忆清晰如昨,但这个地方,已然天翻地覆。
她微微偏头,像是在倾听,又像是在确认。风中,再也闻不到那股熟悉的血腥与焦糊味,只有各种食物、香料、炭火和属于活人的、蓬勃的生活气息。
白未晞缓缓收回目光。她转身,离开桥头,继续沿着河岸,不紧不慢地走着。
物非,人亦非。唯有她,依旧。
……
且说柳月娘带着安盈,乘着雇来的街车,依约来到了陆栖鸾位于城西的别院。
虽称别院,但门庭雅致,粉墙黛瓦,自有一番闹中取静的气派。早有伶俐的侍女在门前等候,见她们到来,便笑吟吟地引了进去。
陆栖鸾和颜芸姑正在花厅叙话,见她们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柳月娘奉上带来的山菇、野枣等土仪,虽不值什么钱,却是一份淳朴心意,陆栖鸾笑着收了。
叙了片刻闲话,陆栖鸾经过昨日对石安盈的初步了解,,便有心考较她,也是想多了解这孩子的性情。
她并未问什么高深的学问,只像是拉家常般,随口问起青溪村的年景、田亩收成、平日里村中往来交换些何物等琐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