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议定 (2/4)
亨玉氏又是一喜,却说道:“旭东病将养好就回来,家里却是走不开的,不说人情世故的,但是把九儿一个留在家里,也怪叫人操心的。他呀,喜欢结交了朋友,整日里疯跑,不看着也不行。再说四儿这里,说不定要跟着老师,是不是,是不是……”一时竟是又有些心塞,不舍起来。
早前还好好的,咋又忽然悲戚起来了呢?亨书勤见状,忙出声说道:“想什么呢?他是出去拜师。平日学习还是以学校为主,又不是与世隔绝的,葛兄也只是指导,把握方向和精义。估摸着和我这日常教导旭东和九儿区别也不太大,只日后具体在哪里上学,以葛兄意见为主,只是他尚还没有详说,想来这应该也是能商议的事,你咋就没来由的开始自己乱想呢?再有,旬日里回不来家,寒暑两假总是要归家的吧,难不成年节的也不让回?葛兄只是不近人情的,不是不通人情,难不成还生生让四儿和我们隔离开来不成?更别说还有我这一层关系在呢。而且不但我们想四儿,四儿何尝不会不思念我们呢?你呀,就别多想乱想的了,对身体也不好,再说你还要打起精神办大事的。过两天你还得带旭东去省城治病呢,你自己不把身体养好,你再有点什么好歹来,那样事情就更多,更不好办了,除了你,我还能指着谁呢。”
亨玉氏一想,理是那么个理,也自收拾情绪,说道:“就是舍不得让孩子们离开身畔。想想孩子们终是要长大,也要自己出来做一些事的,总归是要离开我们身边的,以后又成家,组成自己的小家庭。早先我们小的时候还不觉得,只觉得父母亲就是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的,管太多太宽,自己心下还不怎么乐意。现在对孩子们也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不晓得孩子们会怎么想我呢,咳!”说完也是一声苦笑。
亨书勤赶紧说道:“父母对孩子们总归是不放心的,那都是一份关心,甭管多大岁数。你看现在我这有事了,每次去和父亲说事,父亲总还是千叮咛万嘱咐的,我都多大人了,孩子都老大的了,还把我当小孩看。这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只是儿大不由爹娘啊,这也得有个相互理解的过程。”
亨玉氏没有接茬,只情绪明显好多了。亨书勤接着说道:“你让人把旭东的衣服、喜欢的吃食什么的准备些,我去把他要的书给准备一下,待会儿让品福给他送过去。你要是想一起过去看看,顺便让品福载着你去看看也好。我等下还要和父亲把这事情讲一讲,今天我就不再过去了,赶明天上工,再过去看看情况。”
亨玉氏说道:“嗯,知道了,准备好了,我就去一趟医院,还让厨房里给旭东炖着鸡汤呢。”
言罢,亨玉氏唤冬梅和她一起去给亨旭东收拾东西去了。亨书勤在屋里喝完茶,就带着王品福去了亨旭东日常住的房间。客厅的桌面上,放了不少上学的教材,尚有几本正摊开着,也没来得及收拾。王品福正准备上手帮忙,亨书勤摆了摆手,说道:“我来吧。”把书本收拢放好后,就进了卧室。看得卧室床头一侧放着几本杂志,更有一本好像是剪报一样的事物,平日里,亨书勤也没太注意到这些东西。杂志印刷的比较好,纸质也较厚较匀,看起来尚算得上美观,杂志封面上分明写道工业与机器。这杂志亨书勤是有印象的,当年亨书勤也很着迷,正是早些年自己在自家经营的纺纱厂帮忙时,在设备需要大修的时候,亨书勤接待厂家来人的那些老外时,老外送给他的。老外从国外带过来的杂志竟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写就的,亨书勤当初还觉得甚是惊异:外国人出本国语言的杂志。只是后来才想明白,敢情别家是来推销设备用的。后来亨书勤离了纱厂,重心转移到衙门上来,那些东西渐渐放到了角落里。不成想有一日竟然被长子从书堆里给翻出来了,难得的是他居然一直记挂着这事。那本剪报却是亨旭东自制的,里面剪接的多是国内大报报道的某某地方开设了什么新厂,从国外引进了什么什么设备,可以做什么什么用,生产设备工艺多么多么先进等等的,整整一大本,从年头来看,也又三、四年以上的时间跨度了。王品福一旁看见,惊异的说道:“旭东少爷真是有心了。”
亨书勤也是有些吃惊,平日多是不晓自家长子是这方面的有心人,老早在他还年少的时候就起意了,做的剪报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的。亨书勤也不停手,边想边收拾,心下思量:自己这个父亲当的是不是有些不合格啊,如果不自己亲来收拾长子的书籍,这一幕多半也会是错过了。日常多是让下人们陪着孩子们生活学习的,自己多是教导他们学习和引导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却忽略了不少孩子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