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 观会 (2/4)
的,这一程之后,以后的时间也是紧张的很,或许你日后也不会有时间和机会再重来这么一回,也是说不得的事,所以珍惜一路上的这些异国风情也是不错的。”亨亚日点头答应。
亨亚日又在阳台处稍稍坐了一会儿后,就起身告辞回到案几旁,再次拿起书来苦读。史书不是说让你去理解,去探索的,而主要是让初读者去记、去看,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至于说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书本是不会直接告诉你,它只会旁敲侧击的从一个个众生相说起。事情当是真实发生过的,至于事情详情是不是历史真相就不好说了,期间必定有笔者的立场在,至于读者个人是否有兴趣、有能力从中发掘出“历史真相”来,都是读者的兴之所至。他倾向谁、恭维谁、贬低谁,自是有他自己的一套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心,不过有一点是一定的,都道文人相轻,在史书中却往往是不会有这一点的。大凡文人,尤其是文豪或以文著名的历史人物,没有几个会在史书中留下哪怕半点的瑕疵,表现的比圣人都强,更像是完人、至人,而唯独不像一个个曾经生活过的活生生的人。当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结合历史周期律来看的话,这话好似什么都没说。一个个历史周而复始的再现,由乱及治,再由盛至衰,衰败和兴起再现,从而实现朝代的更替。至于人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是天下的兴亡、王朝的更替又与寻常人何干!
一夜无话,第二日上午八时多,葛自澹三人终于在市议会大楼前和酒井教授会合。酒井教授正在一些看起来面善之人身旁说话,葛自澹从中发现了一位在观访茗都电厂时曾经见过的人,这人大约也注意到了葛自澹三人的到来,同时也向他点头示意。看来这些人中应该带哦是茗都电厂的人,只是人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有些早,议会的大门此时并没有大开,人们不得不在门口等着。来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不少人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处小声说着话,三人则因所识之人甚少,就在酒井教授一旁听他们闲聊。从他们闲聊的话题中可以听出来,来人多是电厂议题的利益相关者,要么是动迁区,要么是用工者,就是不知道这些旁听席次的获取之中,有没有酒井的功劳。但无论如何,看起来获得旁听席次的酒井教授的亲友团人数不少。而随着旁听之人逐渐到达,酒井教授这个社会活动家点头招呼人也变得更频繁起来。亨亚日看到这一幕,对酒井的交际圈也是叹服,在茗都这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人是这酒井教授所不认识的一般。不过这些人看起来该当基本上都是些中下层的市民,虽然衣饰整洁、得体,但并不像一些权力者一样,动辄保卫随行的排场。
上午九时,市议会的小会场才开放,着急的人们率先进入,找到相应的座次坐定后,就不再有其它什么动作了,都安安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或许是按照人物的重要程度排序一般,主角都是待龙套和配角暖场完成后,才粉墨登场。先是议会的专事记录、服务的职员入场坐定,然后是一些实业人员入场,随后是部分议员再入,而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场者的派头也越来越大,分别在主会场的两侧坐定,阵营泾渭分明,最后抵达的是议事的主持者和随行的两人。一位的身份是专家学者,另一位是市政府一位分管民生的副市长,主会场之人此时全都从座位上起立,鼓掌欢迎。亨亚日自然不识得这些人的身份,只是听身侧那活动家给葛自澹低声的介绍那些来人时,才知道些端倪。此时见这位专家学者居然受到人们给予一方大员同等的尊重,也是感怀。
主持议事的是茗都市议会副议长,原本安排的事民生委员会的主任来主持的,只因事关重大,市政府竟然是直接就派了一位副市长来列席,市议会也临时变更了议事的主持者。全部人员到齐后,只听主持者道:“平和十二年八月一十二日,本席就议会民生议事第三十八项议题中关于新建、扩建茗都电厂事项进行第一场议会讨论,会议由我主持,高桥副市长和松平委员列席,民生委员会应到一十二人,实到一十二人,没有人缺席,现本席宣布议事开始。首先请支持新建发电厂一方的议员代表发言,支持扩建原茗都电厂一方的议员代表准备。”
“尊敬的佐藤副议长、高桥副市长、松平委员,各位同事、各位市民和业界的朋友们,我是……”
发言者从茗都市的快速发展变化入手,重点以高耗能的重大项目为依托,强调原有电厂已经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质疑依靠扩建原有电厂这种修修补补的手段,是否能适应甚至是改变现实的状况。而且同时他还强调,即便如此,也并不能从根本需求上解决问题,已经成了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障碍。发言者慷慨陈词,说得是有理有据,也不去说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