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59章 技术分析 (1/3)

      从专业的角度讲,足迹鉴定分析主要针对三个要素。

    造痕体,就是造成足迹的主题,赤脚,穿鞋的脚或者穿袜子的脚。

    承痕体就是地面或者其他承载脚印的物体。

    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作用力,除了人体的重力,还有就是脚掌的肌肉收缩力量。

    绝大多数的案件中,碰到的足迹类型都是鞋印足迹。

    少有嫌疑人不穿鞋,赤足或者只穿袜子在犯罪现场随意走动的。

    陆川接触到的足迹鉴定,也都是鞋印类足迹。

    这种类型的足迹,和赤足印记、穿袜足迹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鞋印的形状严格受到鞋子的外形限制。

    比如四十一码的脚,也能穿上四十码的鞋子,更能穿上四十二码,甚至四十三码的鞋子。

    这就给足迹鉴定分析,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足迹的大小,长短,在足迹鉴定分析中,是有迷惑性的。

    一般的现勘,根据脚长和身高的固定公式来测算,就必然会存在误差。

    陆川现在虽然还没有到现场看过足迹,也没有见过足迹模型,但是单单从照片上看,就知道,高铁新区刑警大队那边的现勘,对嫌疑人的身高判断,应该是有问题的。

    陆川首先对鞋印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脚全长,脚弓宽,脚掌宽,脚跟宽这几项数据的对比,能够大体得到脚印所有者的身高和体重。

    但是也只是一个范围。

    具体还要看脚印在地面上留下的深度。

    这就是需要实验去验证,对比鞋印所有者的体重。

    这一点其实是最简单的。

    不同体重的人,在相同的地面上,留下的脚印的深浅是不一致的。

    只要找一个已知体重的人,在嫌疑人遗留鞋印的地点,重新踩踏一个脚印,根据两个脚印深度的对比,就能计算出嫌疑人的体重。

    当然,现在因为陆川只看到了照片,没办法做这些测量。

    只能对基础情况就进行分析。

    高铁新区刑警大队的现勘,在现场采集到的脚印有十二组。

    这么多脚印,而且其中有嫌疑人连续行进过程中留下的脚印。

    这样的话,陆川就可以对步法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是步幅特征。

    能够判断出嫌疑人走路的步长、步角和步宽。

    但是一般来说,确定步幅特征,不是单独一两个脚印能够完成的。

    需要连续的,至少四个以上的前进脚印,才能做这方面的分析。

    有了连续脚印,测量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步长……四十五厘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末世降临:我靠千亿物资震惊全球 穿到古代摆地摊,全京城的人都被馋哭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来自角落的潜伏者 幼崽摆摊卖香火饭,成警局团宠 凤掌江山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菜就多练,大师姐已经杀到上界了 致命渗透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啊
相关推荐: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契约教授,他的小青梅藏不住了 农村女婿 一百年前我死了 阴阳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