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边境战事起(三) (5/7)
p; 消息传到大乾都城时,皇帝正在御花园赏梅。他捻起一朵落梅,听着使者的汇报,忽然笑了:“两个小国狗咬狗,正好省了我们不少事。”
太监总管小心翼翼地问:“陛下,还要继续挑唆他们吗?”
“挑唆什么。” 皇帝将梅花丢进香炉,“给宋国送些粮,给西凉送些刀。告诉他们,本王等着看谁先撑不住。”
宋国的粮仓里,新到的粮食散发着霉味。赵勇抓起一把谷子,里面混着不少沙土。他忽然想起黑风口的那场火,浓烟里飘着烤焦的马肉味,还有大乾商人临死前的嘶吼:“你们都得死……”
西凉的王帐里,拓跋雄正在包扎伤口。西凉王送来的金疮药散发着异香,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射箭 ——“阿雄啊,箭要射得准,心要狠,但不能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边境的沟壑与血迹。赵勇站在城楼上,望着西凉的方向;拓跋雄趴在帐内,望着宋国的方向。他们都知道,这场仗还没打完,而大乾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他们的刀光剑影。
开春时,宋国的麦田里终于长出了青苗。赵勇脱下铠甲,和百姓一起插秧。泥水没过小腿,冰凉刺骨,却让他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土地不会骗人,你种什么,就收什么。”
西凉的牧场里,新出生的马驹在奔跑。拓跋雄看着它们,忽然下令:“把大乾送来的刀全熔了,铸成犁铧。”
副将愣住了:“将军,那可是百炼钢啊。”
“百炼钢能当饭吃?” 拓跋雄望着远处的祁连山,“告诉弟兄们,今年先种地,等秋天有了粮,再跟赵勇好好打一场。”
两国的边境线忽然安静下来。只有黑风口的焦土上,长出了几丛倔强的野草,在风中摇摇晃晃,像极了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生命。
然而平静总是短暂的。入夏后,大乾忽然派来使者,带着国书和一车金银珠宝。宋王拆开国书,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 大乾要求宋国交出赵勇,否则就出兵踏平商丘。
朝堂之上,大臣们再次争论起来。
“陛下,为了国家安危,只能牺牲赵将军了。” 一位大臣说道,他的声音颤抖着。
“不可!赵将军是我大宋的守护神,怎能如此对待他!” 另一位大臣激动地反驳。
宋王看着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一片混乱。他知道,大乾这是在故意刁难,想要除掉宋国的栋梁之材。
赵勇得知消息后,主动来到皇宫,对宋王说道:“陛下,不必为难。臣愿意前往大乾,以一己之身,换国家安宁。”
“赵将军……” 宋王眼中含着泪水,说不出话来。
“陛下放心,臣自有办法应对。” 赵勇微微一笑,转身离开了皇宫。
他回到军营,召集了李猛等心腹将领,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们。
“我此去大乾,必定会拖延时间。你们要加紧训练军队,囤积粮草,做好战斗准备。一旦大乾出兵,就联合西凉,共同对抗他们。” 赵勇严肃地说道。
“将军,西凉怎么会帮我们?” 李猛不解地问道。
“西凉也不想被大乾吞并,他们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赵勇说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