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周出现(三) (3/5)
平静。
南方的一个节度使拥兵自重,以 “清君侧” 为名,发动了叛乱。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京城。
消息传到京城,萧明轩大惊失色。
“诸位爱卿,” 他在朝堂上说道,“南方叛乱,叛军逼近京城,你们有什么办法?”
大臣们惊慌失措,有人主张逃跑,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抵抗。
大将军出列奏道:“陛下,臣愿率军出征,平定叛乱。”
萧明轩点点头:“好!大将军,朕命你为兵马大元帅,率领禁军前往平叛。朕会坐镇京城,为你后盾。”
大将军领命出征,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激战。但叛军兵力强大,禁军节节败退。
萧明轩心急如焚,又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 丞相奏道,“叛军势大,禁军难以抵挡。臣以为,可以赦免叛军首领的罪行,封他为王,让他退兵。”
萧明轩摇摇头:“此乃姑息养奸之计,不可行。叛军一旦得逞,磐国将陷入分裂,百姓将遭殃。”
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守京城,等待援军的到来。同时,他也派人前往各地,调集兵马,前来勤王。
磐国明轩三年,秋。
在萧明轩的坚守下,京城暂时安全。各地的援军也陆续赶到,与禁军汇合。
萧明轩任命大将军为统帅,率领大军,对叛军发起了反攻。
经过数月的激战,叛军终于被平定,首领被擒,押回京城处死。
叛乱平息后,萧明轩并没有掉以轻心。他知道,这场叛乱暴露了磐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够。
“诸位爱卿,” 他在朝堂上说道,“这场叛乱虽然平息了,但我们要吸取教训。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容易滋生叛乱。朕决定,收回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统一调配。同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大臣们纷纷躬身应道:“陛下圣明。”
萧明轩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他有信心,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让磐国重新回到正轨。
磐国明轩五年,春。
经过两年的整顿,磐国的政治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被收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得到了加强。
萧明轩还对官僚机构进行了改革,精简了人员,提高了效率。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严惩贪污腐败。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磐国的政治更加清明,经济也逐渐恢复了活力。
“陛下,” 丞相奏道,“经过这两年的整顿,磐国已经重新回到了正轨。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定。”
萧明轩点点头:“这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努力,让磐国能够长久地保持繁荣稳定。”
他知道,治理国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会继续努力,为磐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