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大周出现(二) (3/5)
,才刚刚开始。
磐国永熙十五年,冬。
虽然磐国表面上一片繁荣,但萧承继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近年来,地方豪强势力逐渐壮大,有些甚至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这一天,萧承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诸位爱卿,” 萧承继看着底下的大臣,“地方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统治。你们有什么好的对策?”
户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比如,收回地方的兵权,由朝廷统一调配。”
兵部尚书反驳道:“不可。地方需要军队来维持治安,如果收回兵权,一旦发生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大臣们争论不休,萧承继听着他们的意见,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诸位爱卿,” 他开口说道,“朕以为,加强中央集权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先从税收入手,改革税制,增加朝廷的收入,同时削弱地方豪强的经济实力。”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圣明。”
萧承继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想要彻底解决地方豪强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磐国永熙十七年,春。
萧承继推行的税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朝廷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地方豪强的势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改革也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这一天,几个地方豪强联合起来,上奏弹劾推行改革的户部尚书。
萧承继看着奏折,脸色凝重。他知道,这些人是在向他施压。
“传旨下去,” 他对太监说道,“户部尚书推行改革有功,赏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至于那些弹劾他的人,暂时搁置不议。”
太监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萧承继知道,自己这样做,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满。但他不能退缩,改革必须进行下去。
他想起父亲的话:“治理国家,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知道,自己必须勇往直前,才能让磐国保持繁荣昌盛。
磐国永熙二十五年,冬。
萧承继已经在位二十五年了,这二十五年里,磐国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繁荣稳定。
这一天,萧承继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便召来太子萧景明,交代后事。
“景明,” 他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父皇快要不行了。朕把磐国交给你,你一定要好好治理。”
萧景明跪在床前,泪流满面:“父皇,您会好起来的。”
萧承继摇摇头:“生死有命,朕已经活够了。你记住,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要善于纳谏,不能刚愎自用。”
萧景明点点头:“儿臣记住了。”
萧承继看着儿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磐国的未来,就掌握在儿子的手中。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