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打造顶刊震惊世界 (4/8)
呵!吴敬祯同志,你这个思想可不太对啊!”
张志鹏笑着说道:“帖君同志,有什么使不得的?快下车了!”
他原本以为,年纪轻轻就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张志鹏一定不好打交道呢。
他们才看不上华国这本新成立的经济学杂志。
他们焦虑地寻找着能够帮他们写中文评论的人,并渴望着自己的作品能够被翻译成中文。
显然这是有兴师问罪的意思。
经济学家诺姆乔正在看着关于志鹏奖的一个新闻。
温帖君从车里下来,也不再扭捏,笑着跟张志鹏打招呼握手。
这是他前几日到京郊农村调研的成果。
寒暄了两句,张志鹏就请温帖君到接待室落座。
张志鹏听完了吴敬祯的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你们这是想干啥?
这时候是98年的8月初了。
农村经济搞活做得很不错啊!
他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从1991年至今,华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有至少百分之五十都是由张志鹏推动的。
蜥方的科学界,很多科学家都行动了起来,他们把自己过去的成果、理论重新改写成中文论文,投寄到相应的华国六大顶级学刊上。
当然,巨额的奖金也令人看了之后惊叹。
吴敬祯现在已经品尝到了当这个杂志主编的甜头。
张志鹏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会继续投稿的!”
就连诺姆乔这样的大佬都投了一篇稿子。
“你不是服务于我一个人,你是在为国家利益服务!”
“你们到底是在为谁服务?”
“《世界经济学月刊》这杂志,我听说全世界很多大经济学家都投稿了,我估计着,我就算是投了稿,也发不了,竞争力太大了,哈哈!”
他还号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正在造福全世界,让整个亚洲焕发勃勃生机。
当然,审稿的话,不止他一个,而是有至少二三十个国内最顶级的经济学家。
自己去当个副主编,可是比现在这个什么科研处长要拉风得多。
“人家这样一个著名专家学者主动投稿,那咱们肯定是要刊发的啊。”
但张志鹏认为,再怎么着,绝大部分的经济学界人士也都是爱着自己的祖国的。
他心想,好奇怪……
魔都这里造的万吨大驱,是一定要把电磁轨道炮给搞上船。
他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名字意味着什么。
最让马峰感到震惊的是:这些投稿者中不乏一些顶级经济学家。
再说,国内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