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62章 军工之父?【求全订求数据!】 (1/8)

      在动手干活儿之前,张志鹏自然是要跟张友松团队进行一番沟通的。

    张友松对张志鹏说:“志鹏同志,我们现在已经准备重新转向您设计的那个技术路线。”

    “我们思来想去的,还是觉得你设计的那个技术路线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

    张志鹏这个时候已经是了解过了张友松之前尝试过的几个技术路线。

    他个人觉得,其中有一个设计思路还是相当精妙的。

    毕竟,张友松是国内有数的卫星研究专家,他的团队之前已经做出过不少的重大贡献。

    只是,这个设计思路有一个难点,那就是:热控的难度加大了太多。

    卫星的主要支撑系统包括:卫星体的结构、热控、电源、姿态和轨道控制、测控等组成。

    由于卫星工作的环境相当的恶劣,所以,其制造材料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尤其是材料热控这一块,如果做不好的话,卫星寿命将会被大幅度缩小。

    而张友松团队目前并不掌握更好的热控材料和热控方法。

    这也是为啥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卫星,最终发现此路不通的主要原因!

    但是,更好的热控材料以及方法对于张志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好吧?

    在当初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过程中,其实张志鹏已经帮助解决了不少新型卫星的技术问题。

    比如:卫星的电源问题。从卫星出现开始到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初,太阳能电池一直都是被贴在航天器表面的。

    以我们1984年发射的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为例,这卫星的表面贴了将近2万片太阳能电池片作为卫星工作的电源。这种电源发电效率非常低,同时也十分影响卫星的结构以及其他功能。

    张志鹏帮助搞出了四结的展开式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阵,这就让卫星能够得到大量的电力能源,也提升了卫星的寿命。

    此外,张志鹏还帮忙解决了卫星的三轴稳定的姿态控制方式。

    要想让太阳能电池始终对准太阳,那就必须得用三轴稳定的方式控制卫星姿态。

    张志鹏帮助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难题是卫星的蓄电池。

    对于同步卫星来说,也是会在每年太阳运行到赤道附近、春分以及秋分前后的23天,它会进入地影。此时,它就需要蓄电池来供电了。

    这就要求蓄电池能有足够的存电供卫星使用。

    卫星的电池系统可以说是相当的沉重,而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以及放电的深度决定了卫星寿命。

    卫星蓄电池发展一共经历了3个阶段。

    1960年代,主要用的是镍镉电池。

    1990年代则以镍氢电池为主。

    到了2010年代以后,这是变成了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张志鹏直接就搞出了三元锂卫星蓄电池。

    这种电池比之前的电池组重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问道长生:我家鱼缸连通修仙界 四季琳琅 冰血相融卡奥斯传 病从梦中惊坐起,炮灰竟是我自己?! 哐哐撞南墙[年代] 揽腰缠吻,禁欲佛子疯魔失控 今夜渡港 大秘书 姐姐破案好凶[九零刑侦] 重生后我带绿茶将军搞事业
相关推荐:
四季琳琅 大秘书 恋综:万人嫌的我爆红了 分手后,宋小姐高嫁全球顶级财阀掌权人 二婚老公诱我入局,乖一点,命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