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太后问责萧承澜 (2/3)
陪伴左右,整整四载,可谓‘糟糠之妻’,但内起居注中竟记载嘉婕妤搬迁入宫尚不足一月便被罚了三次,陛下登基为江氏初授婕妤本就位分过低,如今她又屡次受罚,全然不顾及旧情,有抛弃‘糟糠之妻’之嫌,这为百姓做了不良典范。
太后看得眉心直跳。
简直一派胡言!
这宋党清流一派拿捏住薛家一点把柄便小题大做,写了这么多封折子联合参奏。
吕才人都叫皇帝杖毙了,怎么没人以此为由参奏皇帝?摆明了针对薛家。
“母后切莫动怒,朕知道这都是些无稽之谈,母后一心为朕分忧,想帮朕教导宫妃,这帮人真是一点儿也不知母后的苦心,朕已经骂过他们了。”萧承澜温声道。
薛太后无声捏紧了折子。
这皇帝,若是真有心为她拦住这些折子,何必亲自拿来呈给她,存心让她看见惹她生气!
而且,还要专门把那些为江氏鸣不平的折子也混进来,好似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哼,哀家怎会为这些奏折动怒?身为朝臣,不好好在前朝效力,反倒把目光放到后宫,盯着哀家罚了哪个后妃,这分明是僭越!”
“母后说的是啊,常言后宫不得干政,那前朝又怎可干涉掣肘后宫?以后,再有朝臣盯着朕的后宫,朕便以僭越犯上之名,处置他们了。”
欲罢,萧承澜轻笑,“多谢,母后指点。”
薛太后忽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握着佛珠的手紧攥,紧咬住了牙。
她原本想着,江映梨若是实在不识抬举,她便联合七姓朝臣上书她有专宠误国之像绞死她,现在却是拿了塞子塞住了自己的嘴。
薛太后眼里闪过不悦,忍了又忍,没有发作。
也罢,要处置江映梨,有的是法子,不用前朝就不用前朝。
“哼,参奏哀家的折子,不过是胡乱攀咬,置之不理便是,至于关于这嘉婕妤的,哀家不能不管。”太后悠悠道。
萧承澜温声问道:“不知母后对此有何想法?”
薛太后看向萧承澜,“陛下难道不自知吗?什么薄情,一派胡言,自新妃入宫以来,只有一位宋昭仪得陛下召幸,其余的时间,陛下都宿在那嘉婕妤的昭华宫,都有专宠之象了。”
“自古以来,帝王雨露均沾广绵子嗣才是正事,专宠动摇皇嗣国本。哀家为了大邺社稷,不能看着你误入歧途。皇帝还是尽快召幸新人,嘉婕妤的牌子,就撤了吧。”
萧承澜回望着她,眸光出现几丝犹豫,沉吟良久才道:“朕知母后忧心,只是朕,实在不知该宠幸何人。”
太后当即愣住,片刻后,皱眉道:“不知宠幸何人?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次的新人,竟无一人入你眼!”
萧承澜摇头,眸光浮现一抹柔情,又有些懊悔:“朕将苏修仪禁足一月,无法翻她的牌子,若是朕宠幸别人,便是冷落了她,苏修仪是苏家的女儿,朕不想随便一个人都能越过她先侍寝。”
太后的面色愈发愣怔,带着十足的愕然。
皇帝...竟然是这么想的?
她看萧承澜的神色,每一处都写着真情实意,完全不似作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