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走火入魔的张尚书 (2/3)
朝廷而战,夺取了很多沿海重镇,尽管朝廷已经很小心的派了官员和将领从他手中接管了过去,但清泉军却得到了许多金银财宝和战船、武器,掳掠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需要一点点的抠回来,还要找个理由将大郑的势力彻底推进到闽地。这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可能激起他的反心,必须要温水煮青蛙。要让他心里清楚,但不得不慢慢接受。
另外,唐军战死将士的家属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还要补偿抚恤金,不能因为大唐灭亡了就不认账了,你接过去了大唐的统治地位,就得负责,不然光是民间起义就够大郑喝一壶的。
政治方面,唐国原来的官员士绅们要怎么安排?是升是降、是杀是用,每一个都要仔细查访、认真考量,不能把有贤名、有能力的官员贬回家打渔去,把贪赃枉法、会走上级路线的蛀虫留下来继续霍霍百姓。
另外,唐国原本的公卿贵族也要好好安抚,以前大家是互相隔着长江挥舞拳头、问候彼此的父母。但现在是一家人了,该一笑泯恩仇的时候还是要大度点,哪怕是装,也得装出个样子来。
这是极为复杂和微妙的关系,不能让他们没有敬畏之心,也不能让他们生出隔阂感,乃至双方背道而驰。个中奥妙,需要非常细心的把握和谨慎处理。
千万不能有“我都已经把他们打趴下了,难道还不能说什么是什么吗?哪个不服就直接来跟我再干一场,输了的跪下唱征服!”的思想,这样是无法维持长久统治的。
就像你移植了一颗新的腰子,要让它适应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也要适应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健康长寿。
而不是强硬的装上它后就霸道的命令它认真工作,产生排斥反应后就立刻丢了再换一颗。家底再厚也经不住这么玩,你的身体也会因为毒素积累和不正常运转而每况愈下,更何况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合适的肾源。
最令人头疼的,还是经济方面。
李嘉之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好握紧拳头跟大郑干,得罪了不少江南地区的世家大族,双方暗中对抗的时候,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
他为了收拢货币权,铸造了很多铁钱,强制百姓们使用,以至于在市面上广为流通,很多百姓的劳动成果和财产都赋予在这种没用而且还很容易伪造的铁钱上面。
大郑不能一刀切的说这种铁钱没用,以后大家都要该用建隆通宝。很多百姓、商人这两年种的稻子、赚的家底都换攒成了这种铁钱,有的人甚至还存了不少!换了任何人来,也不敢让他们的付出白白打了水漂。
可江南通货膨胀严重,打个比方,在江南地区,一百枚铁钱可以买一只鸭苗。朝廷不能一比一的兑换,因为大郑的一百枚建隆通宝可以买两只成年鸭子外加十几颗鸭蛋,如果真的一枚铁钱换一枚建隆通宝,江南可就人均大富翁了。
但要让人家拿一百枚铁钱出来,只换二十枚建隆通宝回去,试问谁的心里能舒服了?
另外,江南地区因为壮丁征发从军,导致许多地方缺乏健壮劳动力、很多孤苦伶仃的老人和势单力薄的带娃寡妇生活都成了问题,朝廷必须要管,而想管就得用钱。
户部尚书张之善这个时候才明白,什么叫银子像水一样往外流。可怜老头一大把年纪了,被生活逼的越来越精打细算,抠门抠到了极致。
兵部衙门官署的瓦片漏雨?
你们不会自己爬上去挪挪位置把缝隙堵住啊!
刑部监牢墙皮脱落、窗户漏风把罪犯冻感冒了?
谁让他们作奸犯科的?该!住不了别住,活不起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