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建隆观武(下) (2/5)
; 护城河边的二十一堆狼烟,在看到城楼上的信号后,也立刻一起点燃,在所有观众眼中行成一道壮观的烟林。
护城河外,从东向西走来一支军队,
一名手捧礼册的内官,立在城楼二楼上,用尖细嘹亮的声音挨个唱名——
“第一支,禁军马军中军帐下,领军将领:薛定。”
黑片红翎,人马具甲,铁黑色的兜鍪顶上插着红羽毛。背背箭筒,腰挎短弓和长刃,个个手持长柄大刀,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在薛定的率领下来到了城门正前方后,带领全军齐呼“万岁”!
文训呵呵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
“第二支,东南行营青州军,领军将领:卫应。”
棕甲黄披风,马脖子左边挂的是弓,右边挂的是箭,每个人腰间还别着宝剑,手中提着制式的长枪,头戴开面狮盔甲,行进间尘土飞扬,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铁骑。
“第三支,西部行营陇右府兵……”
“第四支,洛阳府乡军……”
“第五支,北方行营静塞军……”
“第六支,北方行营破虏营……”
“第七支,北方行营中军帐下……”
“第八支,云中府,云中军……”
“第九支,西南行营中军帐下……”
“第十支,朔方府,定难军……”
一支接一支威武雄壮、冷酷肃穆的军队从君臣百姓们面前走过。
他们装备不一,各有特色,来自大郑各大行营和地方州府,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但他们都是大郑帝国的锋利剑刃、护国基石。他们全都停下来,朝着城头之上的皇帝陛下高呼“万岁”。
前前后后,拢共过去了一万多人。
大郑的官员百姓们自然是高兴的挥舞着手臂向将士们招手问好,热情回应。其他势力的使者们则是面色凝重,或抿嘴轻叹、或缄口不言、或脸色苍白。
“第二十四支,蓬莱水师……”
“第二十五支,荆襄水师……”
远处的黄河今年没有结冰,无数高大的楼船、艋艟、战舰列着整齐的阵型从水面上一批接一批的驶过,大大小小上百艘战船接连不断,看的唐国使者周沛眉头紧皱,久久不能舒展。
他清楚的明白,这些水军是专门用来对付大唐的。
大郑有这样强大的水军,长江天险,已经形同虚设了……
“第二十六支,禁军直属望云军。领军将领:刘廷让。”
许多人本来都已经产生了视觉疲劳,这么多军容齐整、盔甲鲜明的军队一支接一支的过,反正都是咱大郑的子弟兵,还看个毛,让眼睛歇一歇。
可当大家听到内官喊出望云军后,所有人又都重新打起精神来,全都聚精会神、目不转睛的向着远处看去。
使臣们也纷纷探出脑袋向着受阅部队一直过来的方向搜寻,却并没有看到有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