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阴晴圆缺 (3/4)
宗主国,也很难办到。
作为刚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一国之主,孟玄有着自己的骄傲。一般像他这么大年纪的人,有几个是能在朝堂中站稳脚跟的?能够有家有产都已经算得上是人中俊杰了好吧~
而他已经将川蜀老头们治的服服帖帖,把南疆蛮夷们训成乖巧孙子,带领着他们与天下英雄争衡了。
就连彩云之南的大理国主,都因为惧怕蜀军的刀锋,想把女儿嫁给自己当嫔妃。
狂妄是需要资本的,而我正好有!
我知道自己大概率打不过你,但你想让我未战先怯、跟那帮顽石朽木一样俯首称臣,这可能吗?
他们不行,我可未必,不干一架怎么知道?
但~话又说回来了~
文训一辈子都在打仗,当上皇帝都没忘了老手艺,只是工作之余抽空秀了一把,就把嚣张的李雄打的跪下唱征服。
更何况大郑还有李继贤、王臣鹤这样的人物,太子文若决阵行伍的实力也很强,他们都是指挥过数万人、甚至是十万人以上大兵团作战的统帅。
更不要说冯延、薛定、刘青山、邵之祁、种平、柳耒、李卿之流了,这些家伙都是长期征战、经历过重重战火洗礼的,名气或许不如前三位,但你敢小瞧他们吗?冷不丁就有可能给你来个大惊喜。
哦对了,还有那个出了名的钉子户李孝通。
如果文训派他镇守斜谷,孟玄觉得……就算自己倾尽全国之力,恐怕也不一定能百分百必胜。
惆怅之余,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手下,能打的就那么两三个,其他都是些大号饭桶。这帮孙子只知道争权夺利,真干起来不互相拆台就不错了……
人才稀缺,是蜀国无法改变的困境,这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光凭两川之地,确实没有办法对抗整个中原,无论是人口、经济、资源、兵力,各个方面差距都很悬殊。
唯一能够倚仗的就是山川天险。
怂吧……不甘心。
刚吧……没信心。
啊——!!!
孟玄想这些都快要想的精神分裂了,每天不住的双手挠头,吃饭都不香了,妃嫔都没兴趣临幸。
更要命的是,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文训已经携大军返回汴京,不出意外的话,孙芝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自己要不要服软?怎么个服法?服到什么程度才能既让文训满意、又明显比其他人更有气节、有逼格?
这是个问题。
大郑君臣经过这次南征之后,也算是看明白了,柿子得挑软的捏,柚子都从里边烂。武力攻取唐国不行,那就不要给他们施压,让他们自己窝里斗。
毕竟唐国内部矛盾也挺激烈的,长江以南确实都在一个寝室群里,但这个圈子也并非铁板一块。金陵、临安、豫章、江夏、清泉节度使,都有另外的小群,总有一个大家都讨厌的家伙被排除在外。
尤其是清泉节度使,八山一水一分田,闽越男儿非等闲,这里的地形造就了相对封闭的环境,高兴了对李雄笑嘻嘻,不高兴了对李雄妈卖……
经过中书门下众臣的商议之后,大郑拟定了“抚唐谋蜀”的战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