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举荐信 (4/5)
r />
周正冷笑了一下,突然,他在清单的下面发现了还有一封书信。
上面没有署名,但看得出来是给自己的。
周正不动声色的将清单收了起来,然后对姜武道:“都是上次兄弟们在镇北关立功的奖赏,拉进仓库,再按着军功清单发下去吧!”
“是!”姜武点头。
负责运送的军官见状道:“周将军,东西已经送到了,那我们便先回镇北关了!”
周正挑眉,他原以为对方会等自己的回应再回去来着。
犹豫了一下,周正道:“好!”
“走!”军官也不犹豫,大手一挥,便带着那些军卒们扬长而去。
目送这些人离去之后,士兵们忙来到车旁开始查看。
看了几眼之后,有人大声道:“是酒!还有兵器甲胄,将军咱们发财了!”
周正微微一笑,然后便向营帐内走去。
打开信封,里面有两封信。
第一封是写给周正的。
“你是条汉子,是我之前小看你了,不过我也不会认错,更不会坏了规矩。”
“筑城的事情你就别管了,继续经营你的白沟屯吧。”
“还有一封举荐信给你,再有半个月就是河东道的科举考试了,你拿着这封信可以直接去参加武举考试。”
“既然不想跟我走,便去走林业那条路吧。”
第二封便是那所谓的举荐信。
武举要比科举简单很多。
科举需要先考童生,再考秀才,然后是举人,最后才是进士。
武举就比较简单了,只要你通过县里的考试,便有了考武举人的资格。
成为武举人之后,便可以进京去考武进士。
只不过和科举相比,武举的难度要大很多。
科举就算没考上,最多赔个路费,过几年再来,而武举就不一样了,武举考不上弄不好是要死人的。
武举武举,肯定是要比武的,双方拿着兵器对砍,全都是真家伙,绝不会套招。
能打的获胜,不能打的不死也是个残废。
如果只有打架倒也还好,关键不知哪个挨千刀的提出建议,要在武举考试的时候考策论。
这就要人命了。
考武举的全都是粗人,能写自己的名字便算是有文化了。
能写出策论来,老子早就考文进士了,谁还来这玩命?
所以,大乾开国这么多年来,武举的恩科一向比较冷门。
很多时候,都是勋贵们混个文凭的地方,真正草根从武举人考中进士的极少。
但只要考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