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章 查验风波 (3/5)
; 羞愤、委屈、不甘…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的清醒,涌上心头。她破天荒地没有发脾气,没有哭闹,只是深深地、复杂地看了沈青和萧山的背影一眼,咬了咬牙,转身默默离开了。
紧张的筹备中,日子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与暗流涌动中一天天过去。预期的查验迟迟未来,这种悬而不决、不知刀何时落下的状态,反而更折磨人心。
这日午后,持续了数日的雪终于停了,云层裂开缝隙,投下几缕惨淡无力的日光。工坊内,沈青正和张秀姑一起最后一次清点库房里的存货,计算着余粮还能支撑多久的量产。
突然,工坊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踏碎冰雪,清脆而肃杀!紧接着,便是李大军略带惊慌的压低的吼声:“来了!守备府的人来了!三骑!”
沈青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她猛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襟和头发,将心底的慌乱死死压住,快步迎了出去。
工坊门口,三匹高头大马喷着白汽,马上的骑士身着守备府特有的青黑色劲装,披风染雪,面色冷硬。为首之人约莫四十上下,面庞瘦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间带着一股久居人上的压迫感,正是刘队官。他身后两名随从,眼神同样肃穆,手按在腰刀刀柄上。赵百户也匆匆赶来,脸色不太好看,对着刘队官拱手,语气带着谨慎:“刘队官,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那刘队官只是淡淡回了一礼,目光便如冷电般射向站在最前面的沈青和她身后略显简陋却井然有序的工坊,开门见山,声音冷硬毫无寒暄之意:“奉守备大人令,查验黑山屯军粮作坊。主事者何人?”
沈青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民女沈青,暂管此间工坊。恭迎大人查验。”
刘队官打量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似乎没想到这颇具规模的工坊主事者竟是如此年轻的一名女子,且是罪籍。但他并未多言,只冷声道:“带路。所有物料、账册、成品、乃至废弃之物,一一呈验,不得遗漏。”
“是。大人请随民女来。”沈青侧身引路,心跳如擂鼓,但姿态依旧沉稳,每一步都力求稳当。
严苛的查验开始了。刘队官带来的随从显然是老手,手法专业而挑剔。他们不仅检查粮食是否饱满干燥,甚至抓起来放在鼻尖细闻,用手指捻搓判断干湿,还取出随身携带的小银针插入袋中试探。
账册被一页页飞速翻阅,数字被反复核对,询问刁钻。成品饼被随机抽取,当场用匕首撬开、碾碎,检查内部质地是否均匀,有无霉变、虫蛀,甚至有人拿出精巧的小秤,称量每块饼的重量,查看是否标准统一。
气氛紧张得几乎凝滞,空气里只剩下翻动纸张声、掰碎饼干的咔嚓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张秀姑等人远远站着,大气不敢出。赵百户的脸色也越来越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
沈青全程紧随,对答如流。每一袋粮食的来历、每一笔出入账目的缘由、每一批成品的特点,她都清清楚楚,言之有物。
刘队官问:“此批黑豆,颗粒稍欠饱满均匀,为何入库?”
沈青答:“回大人,此乃秋末霜降后采收的晚豆,颗粒略小且大小不一,但豆皮更厚,油脂含量更高,更耐储存。民女经反复试验对比后发现,用于制饼,其口感之香醇与耐饥性,反胜颗粒饱满的新豆。此事在入库账第三页右下角有详细记录及三次试验对比数据,大人可随时查阅。”
刘队官拿起一块边缘略显深色的饼:“此饼边缘色泽为何略深?近乎焦糊?”
沈青答:“回大人,此为新尝试加入的驱寒姜粉所致,姜粉遇高温易产生深色,并非焦糊。民女已调整后续烘烤火候与时间,新一批成品在丙字号货架,色泽均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