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理由 (2/3)
么编的:
他由于亲属和朋友服用“静谧”药剂——那个绿色小药片的商品名——的经历,“怀疑”科恩制药生产出来的药物对人体有害且成瘾,就试图把这些事情公布出来,号召民众和学界加强对相关药物的深入研究,
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恩制药在本地的机构就对韦恩和侦探社进行了抹黑和打压,甚至还安排人进行了袭击。
韦恩之所以会找上那位马尔科姆·贝克,仅仅因为他是科恩制药在福吉尼亚州的全权代理人,是打压侦探社的幕后黑手兼“邪恶商品”的推广者,
韦恩不仅是对那个“马尔科姆·贝克”有私怨,而且还对科恩制药“所有的本地工作人员”都有私怨,
所以从这家伙开始,凡是继续在福吉尼亚州为科恩制药工作的人,韦恩接下来都得一个个地找过去,来一个就打一个,直到自己决斗身亡为止。
那些说科恩制药坏话的部分,按照韦恩的尝试,是没办法直接见报的,
但是公开决斗的挑战书却可以。
以南方人对决斗风气的热衷程度,现场见证不一定会亲自来,不过“听故事”就估计肯定不会错过,
只要能勾起大众的“吃瓜热情”和好奇心,剩下的小道消息就可以通过私下传播或者让探员们散布出去,有些大众甚至还会主动到处去打听决斗发起的原因。
然后关于科恩制药的这些消息,也就能顺势传播出去,没准还会越传越离谱。
韦恩甚至都不会公开去说“整个科恩制药”的坏话,就只会说自己被“科恩制药在本地的机构”给打压了,
你问韦恩要证据?
拜托,就是没有证据又气不过,所以才会公开进行挑战的啊,有证据那韦恩不直接起诉了?至少报纸上的报道大家都是能看到的。
不然你就让科恩制药的人自证清白嘛,
他如果既不接受挑战、又不自证清白,那按照南方人的价值观,差不多就相当于在说“韦恩是对的”。
其中的重点只有两条,
第一,科恩制药的产品确实有问题,所以才会试图掩盖消息;第二,在本地为科恩制药工作,会给“自己”惹来敌人。
一条针对对方的“潜在市场”,另一条则针对对方的“有生力量”,
顺便悄悄试图让侦探社“洗白”。
打打杀杀的账可以另外再算,
但你坏我生意,那我肯定也要坏你生意,很合理吧?
既然对方有钱在报纸上买流量,还能雇人搞袭击,那就争取先让对方变得“没钱又没人”。
韦恩还顺便写了几篇看似专业的医学科普,
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伪科普见得太多了,韦恩随手就编了一些惨痛的案例,强调药片不但没啥用,而且还有副作用,还拽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词汇,比如说“疼痛成瘾性”、“止痛依赖性”啥的。
平心而论,
按照道格的说法和利亚姆的亲身实践,那个绿色小药片确实是“有效”的,利亚姆逐渐降低药量之后暂时也还没看出什么严重的副作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