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5章 再起冲突3 (1/2)

  “你们都被骗了,还指望着他们帮衬着孩子们,怕是都自顾不暇。”王老太婆继续喋喋不休,妖言惑众。
  “就是,别被他们蒙骗了。”
  “完了!”
  “我的儿啊!我的命好苦啊……”
  ……
  一下就引起了蝴蝶反应。
  离得最远的两群人,七嘴八舌闹哄哄的,还有的妇人婆子已经嘤嘤地哭了起来,个个想起自己留在京城的儿女,就连男子都起了悲观情绪,默默流起了眼泪。
  还好二叔公那一支还算镇定,起码没被王老婆子鼓动,可还是有人不放心,也有人站了起来,想上前来问个究竟。
  这样一来场面就乱了。
  不止刚刚退下去的那几个妇人,连男人都上来七八个,活络的十一二岁孩子更是不少,都担心家里的弟弟妹妹怎么了?有的对他们怒目而视。
  一直缩在后头闷声不吭的族长景永盛,许是看到触及了自身的利益,不知什么时候也凑了上来,这时候拨开那个老虔婆,冲上前质问:“秋蓉真的被休了?那她说收容和教养我们这支孩子的事还做不做数?合着是想诓我们呢?”
  这阵势来势汹汹,景长宁挤到了孩子们的最前面,大郎也紧跟其后,景长宁:“我大将军府做事坦坦荡荡,说到做到,决不食言,景家的嫡女也不例外。”
  又是一阵沉默。
  ……
  二叔公景永坚:“孩子没事就好!都散了吧。”
  “我们也就能指望那几个孩子了,孩子有了着落,我们辛苦点也没事。”
  “娘家没指望了,夫家还那么狠心,秋蓉怕是也难了,都体谅着吧,谁家没有儿女呀?”
  “对对对,都是自家人,互相体谅,得过且过吧!”
  ……
  他们听到了,后面说着宽慰和理解话的,声音是来自和他们最亲的二叔公一支,出来劝解的两个年轻点的妇人是二叔公的两个儿媳,也不过二三十岁。这一支平时跟他们相处还算融洽,自然也相信大将军府不会弃他们不管,再难也会帮衬一把的。
  “你们家得利最多,肯定会帮着他们说话。这孩子才几岁,只有你们信她一个女娃的话,女子被休了,嫁妆还能还回来?女儿下人都养不起往这里推了,你们尽管信,反正我老婆子是不信的。”老虔婆继续叉开腰骂,不但骂他们,也骂刚才帮着说话的二叔公一支那几个妇人。
  话闸子打开也有几个妇人跟着起哄开骂的,原本对着大将军府这边,这会变成分成两派,也和景永坚这一脉怒怼上了,只是还是都不敢靠得太近。
  有人在人群里帮着起哄,声音大得很:“三十一个娃呢,别说读书,怕是吃饭都成问题。”
  “真的顾得过来吗?柴米油盐都要花不少银子,更别说笔墨纸砚了。”
  “庄子里有那么大的宅子?别不是把孩子们都丢在棚子里吧!这都入冬了。”
  想想自己穿着薄袄子都有点冷,一个个缩起了脖子。
  ……
  这样的话,把本来已经劝退想回去的人脚步又转了回来,有孩子的人家甚至直接逼上来,问他们把孩子们怎么样了,更多的人是冷眼旁观,还是想等他们怎么解释,静观其变、没有出头的还是占多数,只是心里怎么想就不知道了,只是脸色都不逊,更有一些围在一起嘀咕。
  “别用你们的歹心换我娘亲的真心。”景春熙把黑面馍馍又塞给了糖霜,像个炮仗一样冲到了三舅舅的旁边,糖霜心急,半个馒头不知道应该继续往怀里塞还是怎么,最后看四郎嘴巴还张得老大,干脆往他嘴里一塞,跟小姐后头冲了上去。
  “有什么不可能?你以为所有出嫁女都是狼心狗肺的吗?
  就是为了外祖父,外祖母,为了景氏一族,为了那点嫁妆能拿回来,我娘亲才自请和离,条件只有一个,带着我和弟弟出府。如果不是弟弟太小,又想着照顾京城这些孩子,别说跟着流放,娘亲都会去岭南帮外祖一家先安置。
  就为了快点安置那三十一个孩子,我娘亲才没有时间跟平阳侯府掰扯,白白损失了好多大件的嫁妆,都是为了谁呀?
  大家都知道我娘出嫁时十里红妆,嫁妆银子、银票,首饰细软,庄子铺子宅子是不少的,别说三十一个孩子的吃饭穿衣不成问题,读书也最多是请个私塾先生的事。”
  景春熙感觉口干舌燥,声音太小又怕他们听不见,担心没有威慑力。咳了两声停顿了一下,景春熙又慢吞吞,一字一顿继续大声说:“不过,你们也别想着他们吃白食,我娘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懒汉和白眼狼,到了庄子饭得吃、事得做,只是不冷着不饿着他们罢了,你们也别想着他们养尊处优,继续原本的小姐少爷生活。学好学不好也是他们的事,若是想有事事赖上我娘想法,或是有更好的去处,你们尽管把自家的孩子领了去,省得累坏了我娘。”
  主子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恶婆婆号令全家,逃荒顿顿吃肉 全家变纸片人,我只想拍全家福啊 我守寡三十载,你在外子孙满堂? 大婚被弃:我转身嫁了权倾朝野的皇叔 开封1044 三尺微命,一拳爆星 囚宠,婚后沉沦 修仙:从装备栏开始 古代饥荒年,从喂饱嫂嫂开始纳妾 两宋英雄传
相关推荐: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这个民国不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