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做第二个Faker,还是第一个YE!【求月票】 (4/13)
;穿着睡衣的叶博,只能把自己不大的房间,临时当成会议室。
“随便坐哈。”叶博大方的招呼着对方。
石头赶路赶紧也客套一番:“叶博选手你这房间很干净呀,电竞选手生活习惯这么好真少见哎不过我记得EDG去年夺冠都有送房,今年怎么没送吗?”
“好像是没听说有吧.”叶博倒了杯水给对方,也坐了下来。
对方很懂察言观色,立刻直入正题:“那我就给你透个底,直接一点。”
“我们微博明年的预算很充足,上单Theshy,然后应该会打包RNG的中野.哦但是你来了,应该就只有打野,下路暂定是Light和刘青松。”
“合同方面,相信你对工资帽应该也有些了解。”
“联盟为你设置的顶薪是2200万整,这里肯定是先拉满的,其次是《商业补充》方面.”
明凯在昨晚特地为叶博恶补了一波相关知识。
LPL选手的“身价”,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转会费,工资+商业补充。
这里面最离谱的就是转会费。
一个不算太顶级的选手,比如去年被爆出的上单Breathe————转会费就高达3000W!
要知道,Breathe的真实身价都上不了8位数,但转会费愣是能买三个他!
这就更别谈那些真正的顶级选手。
如果不是类似于上个赛季,EDG与BLG那次你情我愿的交易,Scout这种选手的转会费最起码也得翻个一倍。
而转会费再多,和选手本身没有一毛钱关系。
只能体现身价。
选手能拿到手的钱,只有《工资+商业补充》。
今年出了工资帽,每个人的工资都被定死在个人定制的上限,所有纸面合同都不能高于这个数字。
理论上《商业补充》也是有限制的,一般只有直播和官方商务能被计算在内,且最后也要被计入队伍的总开销上,按照“奢侈税”计算。
毕竟,联盟就是不想出现单纯砸钱的恶性竞争。
可问题是这玩意你根本管不住!
里面的操作空间无限大。
就比如私下沟通品牌方,让品牌方走第三方渠道去接代言,只要明面上和队伍无关,官方又能怎么算?
再说难听点.直接送一箱现金,根本查无对证!
石头赶路最后做出陈述:“在保留我所描述的阵容前提下,给您留的合同是3000万1+1,不包含直播。”
叶博在明凯的提醒后,就已经对这个钱的级别有了概念。
外界在两年前曾盛传过一段《左手税后4500W一年》的离谱流言。
但那个事实根本无从考证。
全网甚至连一张不得不信的聊天记录截图都没有,单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