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赚钱的事还是要靠我 (3/4)
不能滥竽充数,砸了口碑,水东芥的品质差异还是挺大的。”
陈正旭沉吟道:“那优质货源可能不够。”
陈家志:“免费赠送先停下。”
陈正旭:“已经停了,现有的货还是不够送。”
那直勾勾的眼神里,就差没直说,赶紧建基地吧,别再拖了。
高品质蔬菜溢价配送带来的利润让陈正旭直呼过瘾,在开拓新客户上也有很大助力。
几天时间,配送中心不仅配送利润上升,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陈家志只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水东芥的产区就在那里,它又不会跑,这时候宁愿缺货,也不能坏了在客户心中的印象。
物以稀为贵。
水东芥品质这么好,稀缺不是应该的吗?
当下他认为更重要的事是把种植规划做出来,要新建好几个基地,资金少不了。
而现在他还只有菜场一个赚钱渠道。
打发完了陈正旭,陈家志去找地吃了饭,又继续回办公室研究种植计划。
偶尔也会换换脑子,把记录的数据往电脑上填充,熟悉着电脑的操作。
晚上时还会去档口和丁宏、李才等人交流,又或者是和客户、其他商家聊天找灵感。
用了两天时间,陈家志才最终把所有数据消化完。
除了江心菜场主打的叶菜类,他还发现了些其它蔬菜的机会。
…
1月过了一半,距离春节也只有大半个多月了。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老已经回老家搞卫生备年货,学生也放了寒假。
冷空气的抵达也让蔬菜减缓了生长速度,然而,菜价刚有所回暖,又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陈家志在菜场的会议室组织了年度总结和新一年的规划会议。
除了管理层外,股东徐闻香、黄建远也一同前来参加。
这一年,江心菜场靠着上半年的几次大行情,下半年的稳定盈利,再创了新高,年利润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同等规模的菜场中鲜有敌手,即使放在整个珠三角,也排名前列。
回顾了过去,又犒赏了管理层,陈家志又谈起了新一年的计划。
他先抛出了三个投资计划。
在连州建设至少1000亩的合作蔬菜基地;
在增城小楼镇建设至少300亩的迟菜心基地;
在水东建设300亩的芥菜基地,同时还会在粤西投资蔬菜苗圃,推广销售嫁接苗和优质苗。
并且规模比预期的大了不少,自然投资资金也多了许多。
随后徐、黄两人都提出了些问题,大多有关于投资前景,或者是资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