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想办法弄个驾驶证 (3/4)
?”
冯正良犹豫了一下:“照你这么说起来,赚钱就太容易了吧,我也到收购站看过,公示牌上可没有说收夜明砂,想得很美好,还是得考虑下现实撒,先去看看有没得人收再说。”
汉中的收购站里,确实没公示收夜明砂,这一点不假。
但陈安记忆里,确实有一段时间收这玩意。
别真的弄回去卖不了,成了一堆粪,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家里养了黄羊,有牛有猪,以自家老妈耿玉莲的勤快,可不缺农家肥。
这确实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山洞返回洞口,躺在松毛上睡觉的时候,陈安又在考虑另一个问题——搬运!
无论是想倒卖药材,还是进山搞像夜明砂这样大宗的东西,搬运确实是个大问题,靠人背,靠牛拉马驮,一次才能弄出多少?
确实耗时耗力。
而且,从米仓山那边往汉中跑,包括去不少地方,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也总不能靠着一双腿吧!
思来想去,陈安越来越觉得,自己是时候学开车了。
有了车子,去哪里都方便,不需要连去趟县城都得各种找人搭顺风车,而且在这年头,能开车的司机,可是铁饭碗,那是能赚大钱的。
都已经改革开放了,印象中,在八四年的时候,国内就发布了《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
在八零之前,汽车都属于公车,私人是不准拥有的,而这条规定出来,那可是从政策上第一次明确了私人购置汽车的合法性。
得抓紧时间,想办法学个驾驶证啊!
在这年头,私人购车,可不是有了车就能随便上路,一样要有驾驶证,不然的话,有车也不能开,顶多是弄台手扶拖拉机在山村里折腾一下,所能作做的事情有限。
倒不是陈安看不上拖拉机,尽管拖拉机更适合山里坑坑洼洼且狭窄的土路,但陈安还是觉得拖拉机拉的东西还是太少,而且速度也慢。
而学驾驶证,那是迟早的事儿。
上辈子成了废人,没机会接触车子,但这辈子,陈安却是可以考虑了。
山里的变化不小,有了去年百年难遇的洪涝,开始重视起山里的水利建设,从源头治水,稍微大点的河流,开始沿河四处修建水坝防洪,村里农闲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去上工。
水坝的建设,顺带也修通了不少路段,那都是能行车的。
就连石河子村,建小学之前,也特地将那条一到雨天就泥泞的土路好好修了一遍,拓宽了不少,也平整了不少,填了不少坑洼,路况变得好起来了。
尽管山里的交通远落后于山外,终究会越来越好。
这时候学驾照,等能买车的时候,买上一辆,农闲的时候,只要肯干,也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本。
只是,这年头并没有驾校一说,学车需要挂靠单位,没有单位证明不能参加考试。
而在山里,对于陈安来说,能学车的地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到车队,要么到林场……
只能回去后去镇上问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