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还乡 (4/5)
过打趣归打趣,老书记办事儿却也不含糊,连忙叫了人来写材料。
有燕京带来的文件指导,钟山很快凑齐了生产队的材料。
饶是如此,一切办完也已经快六点钟了。
老书记掐了烟,拉着钟山回家吃饭,还叫来了村里的几个人相熟的人作陪,钟山一看,都是当初母亲下葬时过来帮过忙的。
他从背包里掏出两瓶红星二锅头,拧开盖子,浓烈的酒香把桌上的汉子们馋得不行。
一晚上,钟山挨个敬酒感谢,大家都喝了个尽兴。
等到天上彻底没了光亮,酒也喝好了。
散场时,老书记忽然拽住钟山,“对了,年时你走的急,恁娘还有好些东西,你去挑挑吧,要是不要了,我找人处理。”
钟山当初跟母亲住在村里南边的荒滩。
如今他打着手电筒走过去的时候,两间矮矮的土坯房依旧在那里,外面的野草已经有半人高。
没了人操持,原本寻医问诊的人群和旁边朗朗的书声都已烟消云散。
开了锁,,久无人居住的土坯房弥漫着淡淡的霉味。
屋子原本高高的药匣子已经不见了,其余的东西倒是没人动过。
此时手电筒的光越来越暗弱,钟山摸索着点起油灯。
豆大的火光在暗室中亮起,他打量着自己穿越过来时所看到的一切。
一时间心头百转千回,好像外面的唢呐又吹起来了,一回头就能看到寒风里飘扬的白幡。
摇了摇头,钟山把注意力重新放在眼前,破旧的桌面上只剩下一枚不知何时飘来的纸钱。
钟山又翻了翻几个柜子,发现只有几件旧衣服、棉被。
端着油灯转身时,他忽然发现角桌沿下面还挂着一个厚厚的本子。
本子用粗棉线钉起来,上面留了个粗绳挂钩,打开一看,居然是一个账本。
账本又分内外。
内账是自己的,外账是公家的。
自己的账上,都是收入、粮食、人情往来,十几年下来,结余是十几块。
外账就复杂多了,记录着各种大队里、乡里弄来的药材,给人治病所支出的花费,以及办学的杂项,林林总总,一页页记得密密麻麻,不凑近了根本看不清。
钟山随意翻到最后,却发现后面没用完的地方竟夹着一份薄薄的纸折,纸折插得很深,居然没有从敞开的账本里掉出来。
展开一看,是一份戏单,剧目是《红鬃烈马》。
这个名字不看戏剧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一说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那大约是人尽皆知。
《红鬃烈马》也不仅仅是京戏,实际上各种唱腔剧种的版本就不下十几种。
作为一套十三折的大戏,其内容约等于一部13集的连续剧,只不过平日里戏班开戏肯定唱不完,往往是取其中一折进行表演。
这份不知道哪里来的戏单上,倒是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