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孤立与投稿 (6/6)
换源:
因为它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所在地。
这个地方见证了中国文学的许多重要时刻,包括伤痕文学的崛起,以及新时期文学的诞生,先锋文学的鼎盛。
它不仅是一个出版社的地址,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化地标,承载着无数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记忆与情感。
“终于到了!”
程开颜脚刹落地,把车停在院门口的自行车棚里,这年头每个单位都有这么一个棚子专门用来放自行车。
锁好车提着包,抬眼看去,一栋五层的大楼出现在眼前,这是前楼。
前楼办公的有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至四楼从正中间分开,东侧是人民出版社,西侧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层全部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两个出版社的社员们之间,通常以“人民”和“文学”来称呼彼此。
还有后楼,东配楼西配楼,四栋楼几乎围成一个方圈,只在西配楼北端有一个缺口作为进出院的通道。
人民文学编辑部就在这里。
“同志,我找人民文学的张光年主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