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9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1/3)

      “您真是浮生,《斗牛》的作者浮生?”

    “如假包换!”

    当陈浮生带着家人坐着火车离开江城,并且还在车上和两位女读者相认的时候,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小说成功的帮助《芳草》的第一期杂志在湖北书市上打开了销量。

    目前杂志社投入到市面上的第一批五万册的库存已经销售一空,随着口碑的发酵,各大书店的订单正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甚至就连省外的订单也来了。

    照目前的趋势看来,杂志社改名《芳草》之后取得了一个非常亮眼的开门红,可以预见,第一期杂志销量会很可观。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他们杂志社没料到这期杂志会卖得这么好,所以并未提前准备太多的库存,这可能导致接下来的供货速度,会跟不上各大书店的订书速度。

    当然,这是幸福的烦恼,全国任何一家杂志社都乐见其成。

    话又说回来,酒香也怕巷子深。

    可是为什么这期《芳草》刚改名,主打的小说也是陈浮生一个新人的作品,却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能取得这么辉煌的一个成绩呢?

    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杂志社的宣传做的很到位。

    比如说这两天很多湖北纸媒都下次进行了报道。

    再比如说杂志社还请了许多名人帮忙‘打广告’,像《李自成》的作者姚雪根、《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驰、著名诗人曾卓、还有去年刚加入作协的刘福道等一批湖北籍的知名作家和诗人,都站出来为《芳草》或者是《斗牛》进行了一番摇旗呐喊。

    第二点的关键在于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事实上这期《芳草》杂志不仅是陈浮生的《斗牛》够硬,包括挑选的其他几部作品,也都是精品。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第三点,也就是读者的口口相传。

    而这三点原因综合起来,才造就了现在《芳草》的第一期杂志在湖北书市上卖得非常好。

    至于这期《芳草》杂志出了省后还能不能继续畅销,以及最后陈浮生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小说《斗牛》能不能帮助他在全国闻名,这个现在真不好说,因为有太多影响因素了,并非质量好,就一定可以成为爆款,所以还需要等子弹飞一会儿。

    韩弎坪是四川人,1953年出生在旺苍县,一个干部家庭。

    刚满27岁的他,已经是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副导演兼艺术中心主任。

    作为厂里的年轻干部,韩弎坪刚被派往京城进修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让韩弎坪切身的感受到了国家改革的决心。

    虽然说,目前改革的刀子还没有落到电影制片厂的头上,甚至这两年国家关于电影的支持力度一直在逐年递增,但是韩弎坪对于电影制片厂的未来,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电影制片厂和其他夕阳红产业链一样,弊病太多了,迟早都是要改革的。

    韩弎坪也支持改革,但同时他内心也十分明白,一个厂子上千人,涉及多少个家庭,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真要改革,必定困难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废土玫瑰和她的七个夫君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三阿哥又在发癫 三国第一猛卒 请按剧本来表演 重生天灾前,囤满物资再修仙 难产不爱后,禁欲机长他急了! 光宗耀明 第一仙门:从三间茅草屋崛起! 侯门弃妇她是黑心莲
相关推荐: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开局直播炸狗盆,听劝干翻无人机 我,中医老祖,出手整治中药圈 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万诡横行,最强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