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赠书 (2/5)
快走快走。”
孙陶然扛着板凳就跑。
嗯,这年头基本每个大学都会给学生发这么一个小板凳。
形方,色黄,高约一米,新生报到时人手一个,平日置于宿舍书桌之下,乃室外看电影、开大会必备之物,随手携带。
最重要的一点:
毕业时交还!
飞速赶到五四体育场,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人手一个板凳。
孙陶然眼疾手快,带着舍友们占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典礼很快就开始了。
相对来说,入学典礼的气氛是很随意的。
随意到什么程度呢?
副校长兼教务长的同志,介绍的时候竟然忘了介绍校长丁石孙同志了!
对此,大家也只是哈哈一笑置之。
这要是换一个地方,换一个时代,恐怕必须要鸡飞狗跳。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自然就是知名校友江弦同志了。
还没介绍他的时候,孙陶然就注意到了这位坐在主席台上的男同志,觉得他器宇不凡,他也不太清楚江弦长什么样子,正如很多人读了那么多托尔斯泰、高尔基读了那么多巴金、茅盾.其实也不清楚这些人长什么样子。
于是孙陶然便猜测此人是江弦。
结果也正如他猜想的那样,教务长介绍这位是《人民文学》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江弦同志,全场立刻爆发出巨大的掌声,学生们拼命鼓掌,可见江弦在学生们心中有多受欢迎。
台上的几名老教授笑了笑,交头接耳说,“江弦同志可真是青年偶像啊。”
“毕竟他写的大部分书,都是写给青年们的嘛。”另一名老头笑了笑。
孙陶然坐在前排,是掌声的“罪魁”之一。
台上的江弦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将重心交给了校长,由他来发言。
“同学们,欢迎来到北大。”
丁石孙拿起话筒,微笑地看着台下。
“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奋斗的故事。”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我知道,你们中有的人走了很远的路,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知识上的跨越。”
孙陶然不自觉地点点头,高考,这确实是在中国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机会,尤其是作为平民的孩子若想出人头地,高考几乎是唯一的机会。
他的父母就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他们藉此从农村走到了省城,也是因为高考,孙陶然这才得以从省城走到了京城。
丁石孙基本不讲什么废话,他的声音平和有力,“我知道你们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历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才得以坐在这里。”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但是今天,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而学习?”
体育场顿时一片寂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