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想送钱却失败,自己接手怕是要落个“侵吞国家财产”的骂名 (2/5)
p; “走吧,回去研究研究。”
肖刚看着飞机在空中越来越小,变成一个黑点,最终消失不见,收回了看向天空的目光。
“研究什么?回去安排市场部跟项目部的人去哈工大,咱们再研究能有哈工大专门的人研究管用?既然协助人提出来了,肯定就有完善的方案了,如同保温杯,技术难度不高,每年还能出口几百万美元……何必浪费时间?”
张德文笑着说道。
“也是!”
肖刚也笑了起来。
他们是一点都不想让单位的人浪费时间,研究出来肯定也没有哈工大的专业人员拿出的方案完善。
“我算是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给你送礼了。”
飞机上,李瑞打量了谢威好一阵,才幽幽地开口说道,“这礼,确实该收。”
“咱们这是到醋省了?我咋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酸味?”
谢威眉头一挑,看都没看李瑞。
不只是二重,其他跟哈工大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即使谢威没去,每年也没少给谢威送各种特产,只因为谢威为了他们能有充足的资金,往往会给他们一些民品研发的建议。
通过谢威的建议,不少单位把原本闲置的设备跟产能利用起来,根本就不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就能快速开发出一款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投入到市场后,有着哈工大校企办的支持,往往很快就能取得市场成果。
二重的保温杯、强力风扇、不锈钢盆等等产品,目前市场火爆,每年出口金额超过800万美元,更不要说国内市场了。
不然,谢威也不敢心安理得地收二重送的茶叶啊。
“我就是吃醋了,咋的!”
李瑞也不隐瞒自己的心情,“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你这些提议,或是校企办的合作,现在都是优先找跟你们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应该不只是为了提升配套的技术实力吧?”
“减少麻烦呗。”
谢威说道,“有合作基础,再合作也就容易了。情况你们也看到了,132厂的因为出售滚筒洗衣机、摩托车配件啥的,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虽然被他们技术室消耗了不少,升级生产线、生产设备费用,给我们节省了不少不是?”
这一点,李瑞没法否认。
“还有,民品领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外汇逐渐增加,国际上的民品涌入的越来越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可行而知,如果没有实力强劲的单位作后台,国产品牌怎么跟国际市场上竞争?”
对于扶持国产品牌,谢威完全是无意之举。
最初是蓉城132厂资金不足,无力对十号工程所需生产线升级,贷款又没法获得批准,最终跑去找哈工大校企办。
因为132厂技术室跟611两个单位的竞争而产生的重复建设,葛建军直接否决了132厂申请的1.2亿升级贷款,只批了4000万。
大量的缺口,让132厂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在歼-7改进项目上的投入。
无奈之下,谢威想起当初132厂为了搞这些战机自筹资金生产摩托车零部件、单桶洗衣机等产品,直接就让他们利用民品来筹集不足的资金。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