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的钳工! (2/5)
的制度,也得有执行力的领导干部来监督才行。
学校能运用到各个项目,是从一开始就对标准化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还附带着经济惩罚等众多措施来保证。
培养的人连学校自己都不够用。
肖刚刚想提出要人,话还没出口,就被谢威给堵住了话头,没法再提。
一路上聊着,很快就到了二重已经有些历史感的厂大门口。
没有夹道欢迎的队伍,也没有锣鼓喧天的欢迎场面,谢威倒是感觉到轻松了不少。
只要接触了几次的单位,都知道李瑞跟他都是务实的人,对于虚头巴脑的场面很是不待见。
不同的厂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轻钢厂房色彩艳丽,高大、宽阔;而一侧厂房更多的区域,苏式结构的砖混厂房红砖墙已经斑驳,水泥顶很多地方都布满了青苔。
车子沿着厂区内部走了好一阵,肖刚指着前面不远处庞大的新修轻钢厂房对众人介绍着:“那边那座新修建的轻钢结构厂房,就是大压机所在车间……”
车间跟老厂区域有着很远一段距离。
“这厂不小啊。”
谢威感慨着。
原本他也只是听过,从来没有到这边来过。
“一个二重厂,半个德阳城。整个德阳的其他三线单位建筑面积加起来,都没有我们二重大!”
张德文一脸自豪地说道,“当初设计的可是年产百万吨锻件……”
二重不仅能生产航空锻件,同样也是大型火炮、大型轧钢、大型设备、电站铸锻设备等重型设备的生产基地。
“6.5万吨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传递比较远,太靠近原厂区,剧烈的震动会影响生产精度,所以车间周围都进行了改造……”
一边往车间走去,肖刚一边向几人介绍。
从外面是根本看不出什么的。
车间大门口很大,可以容纳两辆解放汽车并排通过。
“这是为了大型零部件运输的方便,用于毛坯加热的大型高频炉,在车间四周的墙还没修建起来就已经运进来进行安装了。”
大!
这是谢威看到为大压机专门修建的车间内部情况的时候的唯一感觉。
在车间一角,摆着几台十多米高的高频加热炉。
加热炉前面区域非常空旷。
厂房两侧,用厚实的钢结构支撑着,顶部两台横跨整个厂区、横梁又宽又厚、吊钩上有多条钢缆的行车正在安装。
人站在里面,感觉极其渺小。
“那是由华清等学校设计的500吨航车,建成投产后,这台模锻机可以压制500吨重的单个零部件。”
刘威铭只了解大压机的设计指标,可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其他的项目。
龙耀华一脸感慨:“就这样一台大压机,对配套的促进作用都超乎想象……为了生产这台大压机,二重目前拥有了一次浇筑720吨钢包的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