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与其回家被催婚,不如去二重看6.5万吨大压机 (5/5)
p; “……”
李瑞脸上表情瞬间凝固。
跟在一旁的楚云龙眼睛望着头顶,努力绷着不让自己笑出来。
运-11直接从132组装车间外的跑道上起飞,向着几十公里外的二重飞去。
“李主任,谢主任,欢迎!欢迎!”
飞机刚降落,二重厂长肖刚、书记张德文等人都到机场迎接,唯独少了总工程师韩瑞军。
原本,谢威还是准备让8万吨大压机的总师陈晓慈来担任总师,奈何,跟歼-20一样,大压机项目启动时,这位大佬还没毕业分配到二重来。
工程师韩瑞军是二重的人。
总设计师由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文虎担任,要不是因为谢威的出现,李瑞让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分权,这位会如同谢威那个时代的历史,在81年成为校长的。
“现在已经开始安装,黄总跟韩总都在现场盯着。”
见李瑞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肖刚急忙解释。
“走吧,咱们先去看看。”
李瑞点头。
6.5万吨大压机设计难度倒不是特别大,在70年代,为了给运-10配套,二重就承担了6.5万吨大压机的项目。
只不过经费不足,设计尚未完成,运-10项目就下马了。
谢威当初抽调了二重的设计骨干到哈工大,以二重之前的设计为基础,重新修改。
当初的设计难度很大。
配套也不够完善。
尤其超过32米长、重达900吨的大型主立柱以现有工艺无法生产制造,谢威直接把8万吨大压机采用的C型板贴合的方式解决后,设计方案得到了谢威更多“建议”。
整套设备,单件重量超过70吨的零件有74个,这比二十年后的8万吨大压机都还都了6个。
生产起来更困难。
“虽然在60年代江南造船厂研制成功12500吨自由锻模锻机,70年代一重研制成功3万吨模锻机,可咱们这直接把压力翻了一倍多,建造难度非常大……基建比三峡工程的要求还更高!超过20000吨的设备,安置在400平方米的地面……”
一边走,肖刚一边向众人介绍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