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龙耀华想把运-10塞给哈工大;遭122厂背刺了? (5/6)
bsp; 何况谢威发火是因为哈飞之前准备不足,没有按照谢威的要求从一开始要求保证产量。
说到底,还是122厂领导不相信谢威,不敢往产能上投入太多。
很快,就到了汽车生产车间。
车间是由122厂原本的轰-5组装车间改进而来。
轰-5本就是小飞机,又没有采用先进的装配线跟装配方式,加上直-5几乎也没了订单,按照上级要求,122厂必须保留轰-5、直-5的生产能力。
两款装备基本上都停产了,直接就把不多的设备安置到一个车间。
庞大的车间里并没有流水线,在谢威的建议下,乔戈里教授带着车辆工程系的师生一起设计了现在的装配工艺:车辆不动,各个工序的工作人员流动。
比如装配车门的,从生产线最前面一辆开始安装,一直往后到最后一辆,差不多第一辆车已经完成装配,开下线后,新的底盘又摆到了最前面……
没办法。
要设计汽车装配流水线,学校车辆工程系没有丝毫经验跟基础。
跟122厂的深度合作,也有为学校车辆工程系积累相关技术跟经验的考虑,除了理论学习,哈工大车辆工程系的师生,有一半在122厂的汽车生产线上;还有一半,在学校的坦克车间。
“这车间一共有5条线,每排超过30辆车吧?”
看着车间,谢威皱起了眉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头。
按照眼前的状况,每批至少150辆。
“年前我们找了更多配套加工厂,这个月产辆能突破800辆,到5月时,旁边的车间修好,每个月产量可以达到2000辆……”
谢威的眉头皱得更紧。
800辆!
一个批次150辆,意味着眼前这种生产模式在一个月内完成6次循环都很难。
30辆车各个工序完成,需要5天时间?
闹呢!
心中有疑惑,谢威没有当场问。
“花都那边每月供应量好像只有100辆?”
听到谢威问往花都那边的供货量,霍国强愣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笑着回答道:“之前产量低,各地都需要铺货,花都那边是供应数量最多的……”
谢威盯着霍国强打量了好一阵,霍国强根本不敢跟谢威对视。
跟在谢威身后的魏勇更是看得心中震惊不已:级别更低的谢威,如同一个上级,目光都让霍国强不敢对视。
“谢威,吃了饭再走啊,厂里都安排好了……”
谢威在122厂汽车生产车间走了一圈,对情况有了了解,心中疑惑更深——以122厂的生产模式、库房里周转的零部件数量等,产量绝对不止800辆!
而花都那边,就只送了一趟过去!
“不了。学校事情还多,不然我还有段时间才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