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贝斯引进的隐秘,我还是选吴老而不是航空发动机之父任总工 (4/5)
要不然,谢威不会想着让吴仲华担任总师,而不是经验更丰富的吴大观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此刻。
龙耀华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瑞经常说谢威是远比他还无赖的家伙。
更是理解了什么叫无赖不可怕,就怕无赖有文化。
换成李瑞,绝对是胡搅蛮缠。
看看谢威这一本正经的表情,张口就是拗口的专业名词,让龙耀华都觉得头大,可没法反驳不是?
“部队倾向由吴大观担任总师。”
龙耀华是没法从专业角度去反驳谢威的提议的。
部队提出这项目,肯定有人选的。
“吴老现在不是任斯贝发动机总装、持久试车、部件强度考核和整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考核试验的中方技术负责人?”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啊!
其实,从一开始,谢威真没敢想着打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主意,斯贝发动机是给歼轰-7使用的发动机,甚至在歼-13、轰-6、两百吨级的运-9等飞机配套。
这年头国内发动机研制项目多、型号也多,谢威之前根本就没认真想过里面的问题。
“关于斯贝发动机的引进之争,你知道吗?”
龙耀华突然的问题,让谢威猝不及防。
斯贝引进难道有什么隐情不成?
他茫然地摇头,现在才发现这个时代,国内发动机研制项目跟战机研制项目的混乱。
“从一开始,606所跟410厂的技术人员一直都是引进斯贝发动机的坚定支持者,甚至为了引进不停地奔走,到处说服上级领导支持……在三机部跟部队高层同意引进后,他们却又开始坚决反对引进……”
“……”
这样的隐秘内情,谢威以前想都不曾想过。
龙耀华见他陷入沉思,也没有急着继续说话。
“技术研发人员为什么前后态度反差这么大?难不成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很快,谢威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斯贝发动机引进没少花钱,可最后的国产化非常坎坷,甚至飞豹因为没有发动机可用,一直严重迟缓了歼轰-7的进度,无奈之下,空军只能通过采购二手贝斯发动机来作为早期歼轰-7的动力。
难道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开始英国人宣传的推重比是6,在实质谈判阶段我们的技术人员接触到斯贝发动机的真实数据后才发现上当了……斯贝的实际推重比只有5.05,这还是英国人的计算方式。按照国内要把油泵等配套部件加进去,实际上的推重比只有4.75。以这样的动力系统设计的战机,性能还不如歼-6……”
龙耀华长出了一口气,把心中的压抑吐出来。
“还有,斯贝发动机的引进并不是全套技术,罗罗公司自己都没有全套技术,而是十项关键技术……”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