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夭寿啦,铁公鸡空军要给8000万买断PL-4技术 (2/5)
>
“拉开距离,跟无人机保持30公里距离!”
赖桂昌拿起无线电,对空中驾驶着挂载了仅剩的4枚PL-4空空导弹的雷强命令。
雷强是目前唯一成功发射PL-4导弹歼-7发动机也没熄火的飞行员。
哪怕谢威给其他试飞员解释了原理,他们经验也比雷强丰富,担心长时间飞行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在战机发射导弹偏转后会立即对战机进行配平,所以赖桂昌教授提议依然让雷强驾驶战机打靶。
稳妥起见。
“保持30公里距离?”
“歼-7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能解决什么问题?”
空军众多首长都皱起了眉头。
“首长,PL-4在更改了高纯度锑化铟制导头后,对红外信号的探测距离大于28公里。而最大射程也已经提升到了28公里,目前歼-7的探测距离太近,无法发挥出导弹的真实性能……一旦爆发战争,我们的空军要拦截敌人,肯定需要地面雷达站提供目标参数……”
赖桂昌看了谢威一眼,见他隐蔽地摇头,不打算站出来解释,就只能自己开口解释了。
“这意味着我们空军可以拥有超视距攻击能力了?”
一名空军首长兴奋地问道。
超视距攻击能力!
这是空军梦寐以求的,可现在因为技术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弱,连个PL-4都没有搞出来。
而原本的PL-4设计指标中最大射程只有18公里。
目前国内空空导弹研究单位,除了进行一系列的探索跟预研,连中距空空导弹都没有立项。
想引进?
没有路子。
这也是为什么空军一直想要从国外引进怪蛇-3空空导弹生产技术的原因:利用引进的技术来快速提升国内在制导等方面的技术基础。
其他首长也跟着兴奋起来,很快,他们脸上的兴奋就消失:战机探测距离太小!
“对!目前只能从地面引导空中的战机,只要方向对,进入28公里内导弹能探测到红外信号,就会根据内部计算机的控制主动向目标区域快速扑去……”
赖桂昌解释着。
众位首长的心更是落到了谷底。
“报告,战机已经就位,距离靶机30公里!”
雷达员的汇报再一次打破了沉寂。
众多首长走到雷达员身后,伸长脖子看着比巴掌大不了太多的雷达显示器上的状况。
“发射导弹吧。”
接到命令后,雷强没有拉近距离,而是直接根据指挥塔台提供的数据,对着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方向成功发射了一枚PL-4空空导弹。
“命令无人机向一侧飞!”
于是,在遥控人员的操作下,原本在空中盘旋的长空一号,开始向着一侧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