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M1生产暂停、T-80将改型设计、豹-2没消息 (3/6)
p; 之前艾哈默德对跟哈工大的合作并不是太过支持。
可现在嘛……
“8000万刀,让我们拥有先进坦克的基础,我觉得非常值得!”
“不是说他们也有先进战机?目前空军的战机已经老旧,隔壁跟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可能从苏联拿到大量更先进的战机……”
“或许可以以坦克项目为模板,探寻跟中国方面更大规模的新合作模式……”
在火箭筒带来惊人战果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军方就哈工大合作开发坦克一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于是,刚刚回国不久的艾哈默德将军,再次带队前往中国。
不同于之前,这次团队中,还有几名装甲部队的校官。
同样,选拔派遣到哈工大留学的人员,随着军方介入,大部分都是从部队选派,只有少量从刚建立的白沙瓦工程与技术大学等高校选拔。
甚至选拔标准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
巴基斯坦的教育水平,终究比不得中国,基础要是太差,每个人每年3000刀的费用,就浪费了。
······
“你们克格勃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情报,一点线索都没有?弗朗斯基上校,请你告诉我,我们装甲部队如何行动?”
喀布尔。
苏军前线作战指挥部。
瓦连尼科夫大将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手下第一大将科列斯尼科夫这位从坦克修理工起步的装甲部队指挥官脸色难看地盯着克格勃负责人弗朗斯基。
“将军,下塔吉尔设计局与乌拉尔机械厂的工程技术团队正在前来的路上,究竟是坦克本身问题,还是这款新式武器性能太先进,尚未有定论……”
弗朗斯基好整以暇地说道。
这款西方通过巴基斯坦提供给游击队的反坦克火箭筒,在这之前一点情报都没有,是整个克格勃的严重失误。
那是克格勃总部的问题。
“这些火箭筒从哪里来?具体什么性能?游击队手里究竟有多少?没有这些情报,我们的装甲部队如何单独行动?”
科列斯尼科夫终于忍不住了。
都这时候了,该死的特务头子居然还在推卸责任。
一点都不觉得他们没有情报,让部队损失惨重有问题?
“我们正在调查……只要装甲部队在行动时保持警戒,不让游击队靠得太近,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此,弗朗斯基并不在意,“对方手里的,仅仅只是单兵火箭筒,射程也不过300米,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游击队,在更远距离上,很难瞄准……”
说到底,克格勃认为这是短时间占领阿富汗后,苏军太过骄傲,大意轻敌才造成的。
一只几百人的游击队,隐藏在山区,指挥官居然不是先派特种部队前去侦查情报,反而安排装甲部队大摇大摆向着目标区域行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