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学民,你这手速怎么练的啊? 求全订 (3/6)
,程学民还欠着人家《沪上文艺》一篇稿子呢!
之前外投的第一篇稿子《女大学生宿舍》,投的就是人家《沪上文艺》。
当时程学民在投稿信里面极尽卖惨哭穷,才得了时任责编的李晓琳青睐过稿,申请了千字七块的顶格稿费。
现在李晓琳调任《收获》当了主任编辑,跟着把程学民这个作者的稿子《陈焕生进城记》,也一并带去了《收获》。
所以真要论起来,程学民欠的是人家《沪上文艺》的人情,毕竟上篇的稿费是人家沪上文艺主编拍板,给的!
而且也非常够意思,上的还是当期头版头条。
可这个人情一直都没来得及还,现在人家又第一个寄来了《乔厂长上任记》的转载稿费。
虽然不清楚,李晓琳有没有跟她原单位明说,《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老乔,其实就是他们《女大学生宿舍》的匡亚兰。
但人家这么够意思,程学民打算忙完手里的稿子,再以匡亚兰的笔名,给《沪上文艺》投个稿子。
“是啊!这可能是外地第一张转载稿费单,后面可能还会陆续来不少!”
“我们有关注,很多地方报纸杂志也陆续转载了我们这篇稿子!”
张光年点点头,引领着程学民上了二楼,跟着问道:“对了学民,你那边有没有新稿子?我们这边月初开年第一期,马上要定稿定版了!”
“这么快!?”
程学民闻言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他们人民文学月底不是刚发刊了一期吗?
可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人家人民文学头顶‘人民’,跟中国文学一样是半月刊,一个月要发刊两期。
“肯定快啊!我们人民文学半月刊,一个月发两期的!”
提到这点,张光年就倍儿得意有面,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全国可没几家杂志社是半月刊。
“厉害厉害!”程学民连连点点头恭维着,又是悻悻的笑道,“不过最近我都在忙潘老师的小人书连环画,换换脑子找找灵感,还没怎么动笔写稿子!”
“你可拉倒吧!”张光年闻言可不这么认为,直接点破说道,“我可是听说,上周你只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给巴老的《收获》写了一个稿子?”
“而且手中还有个中篇马上要完稿了,以学民你的手速,这两天应该能完稿吧?”
“怎样,把这个中篇给我们《人民文学》吧?我给你安排版面,争取在今年开年第一个月,全部帮你发表了?”
半月刊就是这么牛逼这么自信,即便程学民手中是二十万字的长中篇,他们也有那个自信在一个月之内,帮着连载发表了!
因为他们一个月能发两期,二十万的稿子分两期发刚刚好,一个月之内解决。
不像程学民他丈母娘的《十月》,双月刊,想要连载发完程学民手中这个中篇,最少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分三期的话,那就得四个月!这么长的时间间隔,再好的稿子可能也会被拖垮掉。
这就跟后世的网络一样,最基本的是天天日万,才能吸引住读者。
但凡你断更个三天五天的,看谁还记得你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