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驱虎吞狼 (2/5)
bsp; 西奥多对伯尼的看法表示认同,但他有更深入的分析:
“在犯罪现场留下标记是一种典型的识别标志。”
“它是比识别标志更明显的签名行为。”
“这种签名行为在不同的案件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本案中劫匪的签名行为表明其渴望被识别、被记住,即使是匿名的。”
“劫匪留下的标记表明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特征。”
“他们幻想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希望其能被特定的人群,如同伙、崇拜者或者警方识别并记住。”
“如果能有媒体大肆报道,有作家为其著书立说,哪怕让他们立刻向警方自首,他们也会真的认真考虑的。”
“而且这类罪犯往往会连续作案,他们会在每一次犯罪现场留下同一个标记。就像在文件上签字。”
西奥多说完,车子里安静了几分钟,比利·霍克的声音响起:
“boss,什么是表演型人格特征?”
伯尼也有此疑惑。
西奥多回头看了比利·霍克一眼:
“就是过度寻求关注,渴望被关注,希望时时刻刻成为全场的焦点。”
这其实并不是表演型人格特征的准确的通俗化理解,但西奥多在此时所要表达就是“劫匪渴望被关注”。
比利·霍克似懂非懂。
伯尼转头看向西奥多。
他跟西奥多相处时间足够长,足够了解西奥多。
虽然他也不知道表演型人格特征具体是什么意思,但就是本能地觉得这个解释不对劲儿。
西奥多指指前方,提醒伯尼:“我们要钻进树林里去了。”
伯尼忙看向道路。
西奥多从包里掏出一本心理学期刊:
“如果想详细了解表演型人格特征是什么,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伯尼嘴角抽了抽,默不作声,专心致志地盯着前方。
比利·霍克先看向伯尼,然后心生警惕,同样默不作声。
西奥多往后面递了递,没见比利·霍克接手,有些失望地把期刊收了回去。
伯尼眼角余光瞥见,悄悄松了口气,搭话道:
“也就是说劫匪希望被警方关注?”
他问西奥多:“这算是对警方的挑衅吗?”
比利·霍克也又凑了过来:“这跟boss你对偷车贼的分析一样啊!”
“偷车贼也在挑衅警方!”
“劫匪也在挑衅警方!”
西奥多对此不置可否。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