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坦克配件换了 (3/4)
>
陈晓克和闻讯赶来的刘师傅、魏师傅连忙迎了上去。
“徐科长!欢迎欢迎!”陈晓克热情地握手。
“晓克同志,刘师傅,魏师傅,又来打扰你们了。”徐科长笑了笑,目光扫过院子里摆放的坦克零件,眼神有些复杂。
他没有像上次一样急着去看车间,而是示意到办公室谈。
众人落座后,徐科长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晓克同志,几位老师傅,我这次来,是带来了司令部的新指示,也是新的任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情况有了变化。前线部队正在陆续换装苏制坦克,火力、防护、机动性,都比我们现有的美式、日式老坦克强得多。司令部决定,现有的老旧坦克将逐步退出一线,转为训练和二线警戒。”
现有的日制和美制坦克都是二战早期坦克,没有办法跟现在美制M26“潘兴”重型坦克、M4A3E8“谢尔曼”中型坦克和M46“巴顿”中型坦克对抗。
加上后勤补给不足,哪怕是前进厂能够生产一些配件,也是不行的。
因为像发动机和火炮这种大建前进厂就不能生产。
听到这话,刘师傅下意识地“啊”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失落。
这意味着,他们为之付出了无数心血的那些坦克配件,需求将会大幅减少。
徐科长看在眼里,语气缓和了些:“老坦克退出一线,不是说不重要了。训练和警戒同样需要装备完好。但是,”他话锋一转,“大规模、高强度的零件消耗和补充,确实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
“那…首长,我们厂…”陈晓克试探着问。
实际上陈晓克心里是有准备的。
“这就是我带来的新任务。”徐科长身体微微前倾,“司令部对你们‘前进厂’的能力非常认可。老坦克的维修需求减少,但新的、更巨大的需求出现了——苏式装备的后勤保障!”
他拿出两份清单,推给陈晓克。
“这一份,”他指着第一张纸,“是苏式坦克的低易损件清单。T-34坦克结构坚固,但有些外部和简单部件同样容易损坏,而且苏联配件供应紧张,运输漫长。司令部希望你们能优先试制和生产这些部件。”清单上列着:
履带板、诱导轮、负重轮的轮缘、备用油箱、工具箱、各种支架、挡板、舱门铰链、机枪架、瞄准镜支架等小件。
“这些零件,不涉及核心机密,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对维持坦克的日常运转至关重要。你们有铸造和机加工的基础,完全有能力拿下。”
接着,他指向第二份更长的清单,语气加重:“而这一份,是当前最紧急、需求量最大的任务——苏式汽车配件!”
“现在,前线和大后方的运输生命线,靠的是成千上万辆嘎斯-51、吉斯-150卡车。路况差,敌机轰炸,磨损和损坏极其严重!钢板弹簧十个有八个是断的!传动轴、连杆、水箱、油箱…坏得铺天盖地!很多车趴窝,不是等发动机,就是等这些‘简单’的配件!”
清单上密密麻麻地列着钢板弹簧总成及片簧、传动轴、万向节、水箱、油箱、连杆、活塞销、车轮、备用轮胎架、各种销、轴、套。
徐科长看着陈晓克和老师们傅:“这些配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