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出价和齐备 (4/4)
                换源:
                
                    
                        
                            
                        
                    
                
                
            
                            此之外,他还额外购买了一台双头砂轮机、几个坚固的钳工工作台和台虎钳、以及一整套纯机械的测量工具。
主要是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水平仪、划规、塞尺等等。
他甚至找到了一个旧的小型锻炉和铁砧,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设备大多油污遍布,有些甚至需要更换皮带和齿轮油,但它们的机械结构完好,精度经过简单调试后,对于1950年的标准来说,堪称“精密仪器”。
看着这些凝聚着旧工业时代力量的钢铁巨兽被小心地吊装运回他租下的小院子时,陈晓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些设备他看着都非常心热。
一直以来他都想自己有一个工作室。一个设备齐全的工作室,这样他在工作室里想做点什么,直接自己就能干。
没想到他这个想法在现代没有实现,却在1950年,实现了。
这套阵容,在1950年足以撑起一个县级农机修配厂甚至一个小型军械维修所的门面了!
与此同时,珠三角的工厂也传来消息,五个零件的样品已经通过3D打印砂型\/蜡模+精密铸造+机加工的方式制作完成,经过检验完全符合图纸要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陈晓克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如何将这一大堆沉重的钢铁和设备,以及那五个珍贵的零件样品,安全、隐蔽地运送到1950年的南昌修械所。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规划每一次穿越携带的物资清单和顺序。首先肯定是轻便但关键的测量工具、刀具和那五个样品,去接收厂房。
然后,再分批次,将那些庞然大物般的机床,一台一台地“搬”过去。
一场跨越时空的工业搬运,即将开始。他的1950年创业实践,就要真正拉开帷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