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4章 你是那个秦九章? (2/3)

bsp;“也是!住这里面的,都用不着电灯。”萱萱说。

    “等以后,咱搬进个有好多电灯的院子。”

    “啊?我还挺舍不得这里的,小福子姐姐,还有虎妞姐姐、祥子哥都好好。”

    “放心,以后还会经常见面。”秦九章说。

    ——

    第二天,秦九章先把稿件寄去上海《申报》报馆,然后便带着曹先生给的纸条来到了北大红楼。

    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就在红楼的一层。

    北大最早的图书馆是利用和硕和嘉公主府的后罩楼改建而成的,当时叫“藏书楼”。

    等北大红楼建成后,图书馆便由公主府迁入红楼一层。

    差不多1930年底,蒋梦麟先生担任北大校长后,又将北大红楼北面的整座松公府买下,并将图书馆从北大红楼一层全部迁入松公府东院内(如今为《求是》杂志社总部)。

    李守常先生(大钊先生)于1918年成为图书馆主任。

    图书馆主任听着好像不是什么大官,但其实在民国大学里蛮重要的。

    在没有电子阅读器的时代,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最考量大学硬实力的指标之一。

    民国时期,图书的价格非常高昂,比如一本《呐喊》,就要7角钱。

    要知道,《呐喊》只有8万字上下,是一本不太厚的小说集。

    再稍微厚点的书,就要1个大洋了!

    1个大洋什么概念?!

    之前说过好几次,祥子这种不用交车份儿的车夫,拉一天车才能挣7角左右。

    具体到购买力,一块大洋可以买30斤大米。对民国普通人来说,除非家境殷实,怎么舍得买书?

    这也是为什么杨晓寒认字,却很多年不敢买书的原因。

    真心贵啊!

    从书价上,也能侧面看出民国的教育便宜不了。

    民国时期的各个大学,除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最贵重的财产估计就是图书馆里的图书了。

    图书馆主任相当于掌管着大学的精神图腾以及最大资产,地位自然不会低。

    北大红楼放在1921年的北京城,是个非常牛的宏大建筑,体量一点不小。

    秦九章带着曹先生给的纸条,门卫果然放行。

    但进入红楼后,里面的人却说守常先生在开会,让自己稍作等待。

    秦九章不着急,就在旁边等着。

    过了一会儿,祥子拉着一辆人力车到了红楼外面,从上面下来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中年人穿着西式衬衣,打着领结。

    门卫立刻起身说:“蒋总务长!”

    听到姓氏,秦九章就猜到他是谁了——时任北大教育系教授兼总务长的蒋梦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北派盗墓笔记 苟在武道世界成圣 恐怖诸天:我直接拜酆都黑律! 相国在上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疯了吧,这就是一般家庭 傅总,夫人不想当首富太太了 只想温柔予你 斗罗2:唐舞桐她姐靠凶名成神 大明流匪
相关推荐:
傅总,夫人不想当首富太太了 港圈大佬携子堵门哄,苏小姐誓死不回头 失算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古穿今之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