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03章 斯拉维斯的战争 (1/9)

      1478年即将步入尾声,安纳托利亚吹起了寒风,雨水逐渐增多,部分高海拔地区开始出现降雪。

    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安卡拉城西南方的一座平坦荒原上,一支几百人的难民队正在向东奔跑,载着生活物资的骡子和驴子哼哧哼哧地吐着白沫,女人和孩子的脸上是惊慌失色的神情。

    他们都是穆斯林难民,从西而来,向东逃荒,他们的君主巴耶济德已经将安卡拉城付之一炬,放纵游牧部落洗劫安卡拉周边的城镇和乡村,将一切能够征集上来的民用物资和军用物资统统带走,在兴高采烈的游牧部落的陪同下逃往东边。

    巴耶济德二世的才能比不上他的父亲,现在的奥斯曼政权也让他实在没什么发挥空间,三十多年来,国都三陷,苏丹四迁,不少奥斯曼时期的行政官员,教法学者和各种人才都落入了东罗马帝国的手中,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匠能够得到宽容对待,但与文化和宗教相关的人才可是逮一个杀一个,尤其是作为穆斯林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法学者,只要不愿意充当“叛徒”,宣传“穆斯林原罪论”,号召穆斯林皈依正教,他们就几乎没有任何在东罗马帝国存活下来的可能性。

    丢失爱琴海沿岸的绝对核心区后,奥斯曼帝国曾经远超穆斯林诸俗的军事体制和政治体制早就不复存在,巴耶济德二世所统治的这个地方性政权只不过是个十分普通的突厥游牧联盟,征兵靠部族贡献,征税靠抢劫百姓,自爱琴海东岸逃难而来的穆斯林农民不仅要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还得迎接同宗游牧民的洗劫。

    东罗马帝国的崛起无疑是地中海穆斯林的噩梦,他们从一个地方被赶到另一个地方,刚刚安顿下来,刚刚开辟农庄和牧场,高扬着的双头鹰大旗便再度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随后便是新的逃难,新的流离和新的噩梦,无论是北非穆斯林还是安纳托利亚穆斯林,他们的人口迅速减少,他们的文化遭到破坏,他们的文明程度迅速降低。

    每当帝国军团收复一块被穆斯林窃取的土地后,那里都会迎来很长时间的混乱,旧秩序被完全撕碎,饥荒,瘟疫,盗匪,流民……等当地穆斯林的人口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东罗马移民和东罗马政府便来到了这里,新的秩序建立起来。

    截止到1478年末,东罗马帝国已经收复了将近一半的亚洲领土,但这里仅拥有两百余万的登记人口,甚至不足奥斯曼时代的二分之一,多出来的死硬派人口要么在战争和战争带来的动乱中死去,要么被捕为奴,要么逃往东方,要么就只能躲藏在东罗马帝国尚未触及到的荒野与群山中,在悲哀与绝望中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的东罗马移民占据着他们曾经的生存空间。

    眼前的这支难民队便是逃难者的一员,三十年前,他们生活在阿德里安堡附近,十年前,他们生活在马尼萨附近,一年前,他们生活在安卡拉附近,而现在,他们再度失去了家园和土地,不知道该去往何方。

    这些难民大军的遭遇无疑是十分悲惨的,一路上的天灾人祸反复折磨着每一个人,往往仅有三分之一的幸运儿能够成功抵达较为安全的伊斯兰聚集区,要么是安纳托利亚最东部,要么是亚美尼亚高原,甚至是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里的人口承载力远远没有到达上限,还有不少土地等待开垦。

    当然,即使逃离了东罗马帝国的毒手,难民们的生活同样艰辛,他们往往只能生存在当地人的白眼和歧视中,过着次等人的生活,游牧部落们往往会把一些环境恶劣的土地分给他们,允许他们开垦荒地,建立村庄,条件则是沉重的税赋和徭役。

    大部分难民都是小亚细亚中西部的农民与市民,他们的东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原东部的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为当地的穆斯林社区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白羊王朝就吸纳了不少奥斯曼学者和奥斯曼工匠,大不里士城反而在这场浪潮中变得十分繁荣。

    难民们往往对眼前的生活十分珍惜,老老实实地依附在穆斯林君主或是游牧部落的羽翼下,他们常常心怀侥幸,盼望着此生再也见不到东罗马帝国的旗帜,尽管这份妄想注定难以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岁华可待 人道长生 下放前资本家大小姐卷家产跑路了 气运被夺?神巫老祖她杀回来了 家父是康熙 嫁到农村扶贫,我被渣老公打脸! 运河守冥人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别惹他,他的七个师姐太凶残 亿万光辉之龙
相关推荐:
岁华可待 人道长生 下放前资本家大小姐卷家产跑路了 气运被夺?神巫老祖她杀回来了 家父是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