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联合纺织卡特尔 (7/8)
分配,减缓内部倾轧,集体进军海外市场。”
“他们趁着格拉纳达城和佛罗伦萨城的衰落一举夺取了大半个意大利市场,现在又忙着开拓北海市场。”
“东帝国的商业同业公会从一开始便是效仿了德意志和意大利模式,摩里亚人做得更绝,他们从意大利吸引了大量商业人才,那不勒斯的阿劳恩破产后,几乎一半的中高级管理者都进入了摩里亚。”
“这些人不仅帮助摩里亚丝绸完成了规范化和集团化,增强了他们的抗压能力和海外竞争力,还为摩里亚丝绸联合公司带来了一个新名字。”
扬纳看向帕夫洛斯,缓缓吐出一个拉丁语单词。
“卡特尔。”
卡特尔,本意为“卡片”,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早期形式,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城市行会,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初显苗头,但直到19世纪,国际市场趋向成熟后,这种模式才真正展露出最大威力。
帕夫洛斯听完,摇了摇头。
“我对这些名词不是很懂,但大概清楚你的意思,你信不过自己的后代,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上一层保险,对么?”
“陛下是怎么看的?”
“摩里亚丝绸联合公司中便具有皇室的股份,皇室控制的几个位于摩里亚的工坊也加入了其中,你觉得他是怎么看的?”
扬纳耸耸肩。
“正如我刚才所说,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自然产生的,这是一柄双刃剑,到底该怎么用,取决于目前的战略重心指向何方。”
“垄断行会对外国的各自为政的手工工坊的优势是碾压性的,我们必须把帝国的商品卖到已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先把蛋糕做大,至于怎么分,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甲板上传来尖利的哨声,白金港到了。
扬纳用手杖撑起身子,戴上帽子,向帕夫洛斯微微鞠躬。
“总督阁下,我要下船了,等您到了新色雷斯,肯定会见识到那里的竞争是有多么野蛮而血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被用于内部消耗,而非扩大生产,到那时,您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在两名黑人保镖的护卫下,扬纳离开船舱,帕夫洛斯则坐在舱中,怔怔无言。
……
1477年末,由东方元代水力大纺车改进而来的达芬奇式水力纺织机在东罗马帝国的各个纺织业中心迅速推广,自此,东罗马帝国的纺织业从手工工坊阶段正式迈入工厂生产阶段,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以15世纪末的现有科技实现工厂化的产业。
实在没办法,这已经是东方乃至全人类最厉害的几项科技之一了,之后的事情就只能靠东罗马人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了。
与此同时,纺织业的工厂化引起了资本市场的空前繁荣,垄断组织自然而生。
1477年12月12日,东罗马帝国棉纺织业巨头扬纳·瓦姆瓦基解决完白金港的事务后,乘船回到迦太基城,与包括皇室在内的棉纺织业资本势力进行谈判,以规范国内竞争,缓和内部冲突,避免不当倾轧,开拓海外市场为名,效仿摩里亚联合丝绸集团,正式组建迦太基联合棉纺织集团,将零散工坊主吸纳进来,总部设置在迦太基的卫城本阿鲁斯。
自此,最早开启资本工厂化的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两个具有卡特尔性质的垄断组织,由于羊毛产业分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