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86章 朝圣者之路 (2/8)

无法将全部资源充分利用,很大一部分可食用部位都会被其抛弃。

    伊斯兰教也有一些禁忌,最著名的莫过于他们对猪肉的极端排斥,为了所谓的洁净将世界上最为廉价和最易养殖的大型家畜弃之不用,能不能保持洁净暂且不说,愚不可及倒是事实。

    至于基督教,虽然同样脱胎自希伯来教,诞生时间也比伊斯兰教要早,但与其他两教相比,基督教的食物禁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教会仅仅对血制品,油脂制品,脏器制品,无鳞鱼和处理牲畜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约束,且多为一纸空文,想吃就吃,没什么人愿意多管闲事。

    德意志人的血肠和肝肠,北欧人的鳗鱼和鱿鱼,东斯拉夫人的生腌肥油……这些族群在皈依基督教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饮食传统带进了基督教世界,并将其发扬光大,尽管这些食物在理论上是违背《圣经》的。

    教士们会管吗?当然不会。

    所以,要想将爱琴海的海产利用到极致,第一步便是扩充东罗马公民的食谱,让他们愿意尝试更多的海鲜,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的方式间接增加渔民收入。

    为了这个目标,东罗马宰相伊苏尔特安排大臣们制定了一个计划,计划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弘扬饮食文化,第二则是发展食品技术。

    于是,在伊比利亚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同时,东罗马皇后莱昂诺尔在宰相的号召下出资建设了帝国大饭店,让原本仅效命于皇室的优秀厨师为更多市民提供服务,尽管帝国大饭店价格昂贵,但君士坦丁堡人向来富裕,中上层市民偶尔吃一次也谈不上奢侈。

    接着,伊苏尔特也命令中央行省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各所大学大胆尝试爱琴海水产,官员和学生们每隔几天便会在食堂中吃到精心烹调过的鱼虾蟹贝,由于部分海产确实美味,资本家和中产市民上行下效,这股风潮很快便在君士坦丁堡和帖撒罗尼迦刮了起来。

    除此之外,除了宗教条令上的禁忌外,限制血制品,脏器制品和海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烹调手段的单一和调味品的缺乏,也就是饮食技术不太过关,难以祛除令人反胃的腥膻味。

    不过,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世界性殖民列强,能够得到其他文明的饮食技术,已经有些资本家琢磨着通过明朝书籍上记载的步骤酿造陈醋,已经有些食品加工坊开始依照印度裔移民的方法制造咖喱粉,已经有些厨师开始自己种植从东方带回来的大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酱油。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东罗马本身当然是有饮食文化的,但几百年的社会动荡和横征暴敛让百姓们连面包和盐都不怎么吃得起,更别说追求更高层次的口腹之欲,东罗马饮食文化无疑陷入了几百年的停滞和衰落。

    在这个时候的地中海世界,法国菜和土耳其菜都还没有崛起,饮食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地区是富饶而浪漫的意大利,随着东罗马的复兴和意大利的衰败,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开始向东罗马帝国移民,他们为东罗马饮食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需求增多后,运输和储存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东罗马政府也没什么新方法,依然是仿照了穆罕默德二世的作法,在几个最主要的海产中转港设置常备大冰窖,用以临时存放新鲜海产。

    运输途中,除了冰块之外,运输船还会在装满海鲜的舱室中铺满锡箔,有些装有名贵海鲜的船只还会用到隔热性能更好的橡胶。

    在一系列的宏观调节下,海产市场蓬勃兴旺,渔民们得到了更高的收入,市民们则得到了更好的享受。

    值此背景下,原本十分萧条的耶里索斯海滨小镇变得富裕了起来,年轻人也不再总是嚷嚷着进城打工或是开辟农场,靠海吃海一样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近些天,耶里索斯很是繁忙,从外地而来的游客一波接一波地涌入小镇,镇上的几个小酒馆里,老板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特工穿越后妈 误惹春潮 恨姐症 人在大专,带着学生开发可控核聚变! 天命大官人 网游之无极限 从掌握时光权柄开始成神 我青梅,我能不了解? 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 玉谋天下
相关推荐:
特工穿越后妈 误惹春潮 恨姐症 天命大官人 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